作者:汪家明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应所得的一笔财产。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小说的基调也就这样定下来了:轻松、风趣、从容,铁了心要讲好听的故事,不怕你不读下去。
故事发生在距今整整二百年前。在离伦敦几十英里的一座镇子上,一个家庭,父亲、母亲和五个女儿。记得小时候我读到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一方面受着达西傲慢的伤害,一方面为母亲和妹妹俗不可耐的做派懊恼,可是以她善良的本性,又无法责备、怨恨家人时,我的心同样在受着煎熬。这是对人性的拷问,这位美丽清高的女子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拷问中越来越闪出光芒,牢牢抓住了我的心。书中对话连篇,可以说整个故事和人物性格都是靠对话刻画出来的。这些对话是何等迷人、妙趣横生啊,处处隐藏着机锋,话中有话,对每个人而言又都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比如父亲班纳特先生,他总喜欢说反话。大女儿吉英失恋后,他对二女儿说:“我倒要祝贺她。一个姑娘除了结婚以外,总喜欢不时地尝点儿失恋的滋味。那可以使她们有点东西去想想,又可以在朋友面前露露头角。几时轮到你头上来呢?你也不大愿意让吉英超前太久吧。现在你的机会来了,麦里屯的军官们很多,足够使这个村子里的每一个年轻姑娘失意。让韦翰做你的对象吧,他是个有趣的家伙,他会用很体面的办法把你遗弃。”这位明智的、洞察世事的老先生很让我喜爱,觉得他的话句句中听,几乎忘记了这本是作者的把戏。伊丽莎白说起话来则尖刻泼辣又不失教养——这分寸把握起来挺难的。我猜想,伊丽莎白混合了作者本人的影子吧。
小时候读的那本《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955年,里面有40幅插画,是线条精细、流畅的铜版画,从中可以窥到遥远年代、遥远国度的风情。女子盖住脚面的长裙、长到肘部的手套、扎到头顶的卷发,男子的礼帽、燕尾服、竖起的白领、长筒袜或皮靴……还有像一只写字台的钢琴、小小的单屉桌、像奥运会奖杯一样的器皿,以及在起居室里大家怎样谈天,绅士见了小姐怎样鞠躬、吻手等等。伊丽莎白的确很美,标致的脸蛋和身材,胸前还系了一个蝴蝶结。据译者王科一写的“前记”,画家名叫勃洛克,这些插画作于1895年。
20世纪70年代末,在大学里重读《傲慢与偏见》,我注意到作者津津有味地讲述庸常生活中的细节,似乎毫不费力。她对平凡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的参悟已经入木三分。她善于表现这样一种境况:读者已经明白事情的原委,明白各种偏见、误会的严重性,可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却浑然不知,硬是向悲剧的结果走下去,让我们干着急。据说,奥斯丁是英国文学中第一个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作家,是一个典型的“风俗作家”。后世有人指责奥斯丁的小说没有反映伟大时代,晚奥斯丁一百年的女作家伍尔芙却说:的确,奥斯丁的小说里“没有什么悲剧,也没有什么英雄壮举。然而,不知为什么,与表面上那种隆重气氛极不相称的是,这个小小场面非常动人……表面上,她写的是区区小事,然而这小事又包含着一点儿什么——它在读者心中扩大发展,变成具有永恒形态的生活场景”。有人评价奥斯丁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结构匀称,整体看来没有任何滞碍。伍尔芙说:“她在多种才能之间能够保持一种非凡圆满的平衡,凡是她完成了的小说都没有败笔,也没有哪一章写得不如其他各章。”甚至有人说,《傲慢与偏见》是世界上最为典范的小说,是小说原本含义的表达。它未受任何小说理论的污染,目的纯正,就是要讲述一个好听而且表述巧妙的故事。(汪家明)
(本文选自《爱看书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