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第21集中金榜题名的“文曲星”于谦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
于谦出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按照《大明风华》中的人物设定,于谦家境贫寒,通过自身刻苦学习,终于金榜题名,位列一甲进士(古代一甲进士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然而真实历史上的于谦并非寒门子弟,他的家族几代为官,虽算不上高门望族,但比普通人的起跑线还是高出很多。此外,于谦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但并非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而是三甲第九十二名。所以历史上的于谦跟明成祖朱棣并没有多少交集,更不可能醉酒后大闹宫廷。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风华》中的于谦金榜题名时说自己将近30岁,而历史上的于谦中进士这一年才23岁,算得上是真正的年轻有为。
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被授予御史(正七品)之职。这是一个品级不高,但权力较大的职务。因为御史被称为“天子耳目”,他们有权弹劾任何品级官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御史还可以直接朝见皇帝,并接受皇帝正式和非正式指派的各种任务。于谦为人刚正不阿,因此非常适合担任御史工作。
同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后迅速平定叛乱。明宣宗命于谦历数朱高煦的罪行,于谦一一列举,声色震厉,吓得朱高煦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断自称罪该万死。“朱高煦叛乱”事件是于谦生平第一次参加军事行动,这与《大明风华》中的于谦随朱棣出征蒙古也有出入。
“朱高煦叛乱”事件过后,于谦被派往江西担任巡按御史之职(明朝御史在京时称监察御史,执行外派任务时称巡按御史,实际级别没有变化)。在此期间,于谦工作表现出色,不仅平反了数百起冤案,还成功弹劾了一些鱼肉乡里的地方官员。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被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巡抚河南、山西。
于谦人生的高光时刻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却意外战败并成为瓦剌人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瓦剌首领也先率胜利之师顺势进攻北京,企图复制当年成吉思汗的雄图霸业。当时明朝精锐部队都在随明英宗出征的时候被击溃,留在北京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所以许多大臣就建议朝廷南迁,说白了就是放弃北京逃往南方。
关键时刻,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坚决主站。最终,新登基的明代宗朱祁钰(朱瞻基次子)采纳了于谦的建议,开始准备北京保卫战。由于当时的兵部尚书邝埜已在随明英宗出征的时候战死,因此于谦便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工作。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书生出身的于谦亲率大军在德胜门外迎战瓦剌军,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瓦剌军伤亡惨重却始终无法撼动北京城,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退兵,大明王朝度过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挽江山社稷于危难之中,仅凭此一项功劳,就足以让于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了。
在此后数年中,于谦一心辅佐明代宗治理江山。明代宗也对他极为依仗,凡是于谦提出的建议,无一不被采纳。在君臣协力合作下,大明王朝逐渐从“土木堡之变”的阴霾中走出,然而此时一场危机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于谦的身边。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之前被瓦剌人放归的明英宗朱祁镇与亲信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明英宗重登皇帝宝座,明代宗被废为郕王后遭软禁,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人被逮捕下狱。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为人虽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可是对明英宗来说,于谦作为他昔日的臣子,却全力支持明代宗掌权,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因此明英宗复辟之后,立即以谋反的罪名将于谦斩于市,他的家属全部流放戍边。一代名臣结局却如此凄惨,不得不让人感叹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朝廷派人前往于谦家中抄家的时候,除了他的俸禄收入之外,并没有发现任何多余钱财。身居高位却清廉至此,在明朝历史上也很难找出几个。“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出自于谦创作的《石灰吟》正是他人生品格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