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兵谏,扣押了以蒋介石、陈诚为首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促成了国共统一抗日爱国战线,为中国的生死存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整个西安事变当中,除了蒋介石的卫士,仅有一名军政要员罹难,此人就是被误*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政府在南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邵元冲,字翼如,浙江绍兴人,1890年出生。先后考取满清王朝的秀才、贡生和法官。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担任《国民新闻》总编辑。曾参加二次革命和光复浙江的战斗,担任过中华革命党绍兴司令官。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革命军政府后,邵元冲担任广州大元帅府少将机要秘书,代行秘书长一职(时年蒋介石不过只是孙中山先生的少校副官而已)。192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跻身国民政府权力核心。黄埔军校成立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第二任主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因对招生政策不满不辞而别;第二任主任既邵元冲;第三任主任才是我们敬爱的*总理)。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邵元冲为孙中山先生遗嘱见证人之一。
1926年至1936年,先后担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杭州市市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并当选国民党“二大”、“三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委员。
1936年4月,因对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的妥协媚日外交政策不满,邵元冲与汪精卫爆发矛盾,争吵无果后,愤而辞职,到西北诸省游历考察。同年12月初,应蒋介石电邀到西安商议国事,结果邵元冲刚到西安,就碰上了兵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兵谏,打算扣押蒋介石、陈诚等军政要员,逼蒋抗日。为了确保兵谏成功,张、杨特意命令执行抓捕行动的官兵不要伤害这些国民党军政要员。经过短暂交火和搜捕,包括蒋介石、陈诚、蒋方震、蒋鼎文在内的数十名国民党军政要员悉数被抓获,但是有一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却因为翻窗逃跑被士兵开枪击伤,抢救无效死亡,这个罹难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就是邵元冲。原来西安事变当天晚上,邵元冲正在房内休息,突然听见急促的枪声,判断出现紧急情况,打开房间窗户翻窗逃跑。
此时抓捕他的士兵已经冲进房内,见邵元冲逃跑,举枪乱射,将正在逃跑的邵元冲击伤。张、杨两人闻迅以后,将邵元冲送到医院抢救,但因为伤势过重,邵元冲于1936年12月14日宣告不治,年仅46岁,成为整个西安事变唯一罹难的国民政府高级官员。邵元冲是国民党元老,政治思想中立,为人处事公正得体,是国民党权力核心罕见的主张对日强硬的人物。却不曾想却在西安事变中罹难,殊为可惜!
1937年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政府为邵元冲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邵元冲遗留著作颇多,代表作品有《各国革命史略》《孙文主义总论》《西北揽胜》《邵元冲日记》。
另外说明一下,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的堂侄蒋孝先被打死,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长侍从室第三组少将组长。蒋介石的长兄蒋介卿听到西安事变的消息以后惊吓而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两人都得到了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