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晖
《金牛掌故》中说成都北郊万福桥附近有两座庙子,一座尼姑庵叫白衣庵,一座和尚庙叫白马寺。白马寺一带最早是官府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来来了个骑白马的洋和尚,留下两箱经书,继续西去,于是众人集资在此修建了白马寺。
《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记录白马寺是明代四川布政司官员仿洛阳白马寺修建的,寺院临江,景色宜人,是北郊游览区。寺庙所遗房殿,先后改建为民办中学和精印包装厂车间。《成都街巷志》中的描述与上述基本一致,寺庙面积较大,是当时的城北游乐之地。1939年在白马寺旁边开办了救济院,其下有儿童、妇女、游民和老废四所,解放后改建为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但作者袁庭栋老师认为白马寺的旧址在人北中学。仔细查看1949年的成都街道详图,可知白马寺紧邻四川救济院,在其西北侧。如果四川救济院在现在林业中心医院的位置,那白马寺就一定不在人北中学的位置了,因为人北中学在林业中心医院的东南方向。而林业中心医院西北侧现在是五丁路,那白马寺到底在哪里呢?
沿白马寺街北行,在建设银行宿舍左拐就进入了白马后巷。过去这是条死胡同,府南河改造后才打通至河边,小巷尽头临河处是五丁苑小区。70岁的蒋婆婆是钉丝厂老职工,在这里住了50年。她还记得当年旁边那家只有几个职工的精印包装厂和只有几间教室的民办学校,当年钉丝厂的宿舍就在白马寺,厂里许多材料就堆在河边的空地上。这一片的房屋还保留着白马村的门牌号。继续往河边走,三株大树下是一家叫有茗堂的露天小茶铺,老板热情地告诉我白马寺的位置。“正殿就是这间房子”他一手拎着塞满蔬菜和鱼肉的塑料袋,一手指着旁边稍高一点的木结构房子对我说。
茶馆旁有金牛区不久前立的牌子,上面介绍有关白马寺的历史。内容基本和《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一致,但有两点不同的地方:一是在明代四川布政司参政郭斗修建白马寺前加了“传说”二字;二是把遗迹位置确定在白马印刷厂旁,这让人有些云里雾里。白马印刷厂在白马二巷,靠近林业中心医院,怎么和白马寺扯上了关系。其实,白马寺正殿旁边应该就是精印包装厂车间才对啊。
查看地图得知,过去这一带有白马一巷、白马二巷、白马三巷、白马四巷以及白马巷和白马后巷。仔细寻找,除白马后巷外,我只找到了白马巷和白马二巷。
现在我们常说巴蜀文化,追溯渊源这一提法最早与白马寺有关。1921年,这里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考古学家根据这些文物发表文章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认为这些文物是古代巴蜀的遗物,这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学术概念。现在的白马寺街基本没有变化,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最多的依然是销售纸张的商铺。我最熟悉的是街上的农贸市场和林业中心医院。周末常常来农贸市场买菜,方便而实惠;儿子小时候生病我们常去找医院的陈医生诊断治疗,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