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刘备在建安16年与诸葛亮分兵,亲自带兵入川谋夺益州。可是直到建安24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刘备拿下汉中之后,才算是把整个益州地区平定下来。也就是说,刘备为了夺取益州并巩固其在益州的统治,整整耗去了8年时光。
事实上,在刘备入川之前,庞统等人就曾屡次劝说他速战速决,但刘备以“恩信未著”等理由,拒绝了在短期内夺取益州的建议。或许有人支持刘备,觉得按部就班才能得民心。
实际上,平定益州花去8年时间,给蜀汉的政治格局和经济生活酿成了严重恶果,这不能不说是刘备在战略上的一个重大失误。这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平定益州的战争一打就是8年,人们忙于战争,无暇生产,遏制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到原来国富民强的状态。
刘备与刘璋开战之前,刘璋得到张松图谋不轨的消息,马上*了张松,刘备的内线就此被掐断。紧接着刘璋调兵遣将,敕令守关诸将不得给刘备下发一应通关文书,做好战斗准备,战幕由此拉开。
刘璋
真正打起来,刘璋作为东道主,当然会在各方都面都占优势。比如刘备围攻成都时,成都城里不仅有三万兵马、一年的粮食储备,而且从官员到老百姓都决心跟刘备的人马决一死战。结果,刘备从发起战争到攻破成都,耗费了整整4年时间。
还有益州他郡,特别是汉中。汉中位于北部边陲,是益州九郡之一,同陇、川、陕、鄂等地区接壤,与益州内地风俗相同,而且土地肥沃,加上10万户人民的辛勤耕耘,所贡献的赋税物产差不多等于整个三蜀之地。
法正认为,刘备只要占据汉中,在那里安抚人民、发展生产,密切关注时局发展,无论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都是一个很好的立足之地。因此有人说汉中是蜀汉的“股臂”,如果丢掉了汉中,那么整个蜀地都难以振兴。甚至还有人声称,汉中是益州的咽喉,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地。
事实的确如此,汉中是北部进入益州心脏的重要关卡,易守难攻,刘焉刚当上益州牧时,就因为此处义军猖獗,道路阻塞,而不得不“住荆州东界”。正是鉴于它在经济、交通上的重要性,刘备决定花大力气去争。结果付出惨重代价,总算把它从曹操手里夺过来了,前前后后又是四年。
建安20年,曹操举兵来犯,汉中被一举攻破,张鲁立刻打开“宝货仓库”,将汉中“封藏”倾囊而出,曹操得到这笔财富后,马上把数万名汉中居迁出,以充实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户口。没过多久,驸马都尉杜袭又迁出了八万多个居民。曹操还担心刘备攻下武都氏从而对关中形成威胁,于是又迁出五万多名氐民,充实到扶风、天水一带。
建安24年刘备赶走曹操、兵驻汉中时,该地区的人口和财富已被洗劫一空,仅仅是得到了一块空荡荡的地皮。益州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再也不是“国富民强”、“殷盛丰乐”的富庶之地了,甚至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起来。
其次,荆州和益州息息相关,益州出现不顺,荆州必然发生连锁反应。
今丨荆州古城墙
建安18年,刘备随行军师庞统在指挥士兵猛攻锥城的过程中,中乱箭身亡,刘备悲痛之余,急调诸葛亮火速入川,张飞、赵云等主将也随来冲锋陷阵,蜀汉主力从此西移,将那位自高自大、我行我素的关云长孤悬于荆州。
诸葛亮入蜀后,孙权于是发动了对荆州的新攻势,建安19年夺回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
建安22年春,孙权又派都尉徐详去请降,企图联合曹操,委曲求全,将被迫借出的领土尽快追回,以免夜长梦多。而曹操既要在汉中对付刘备,又要于荆州提防关羽,如果还要分心孙权的话,委实感到力不从心,时下既然孙权屈身臣服,焉有不允之理?于是很快“报使修好,誓重结婚”。
因此,当曹、刘在西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孙、曹边境是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战的,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稳步增长。
建安23年10月,孙权还有雅兴射虎于庱亭。古代帝王将相围山打猎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可史籍却不忘记载,这就非同一般了,足见孙、曹彼此配合默契、相安无事。
建安24年12月,孙权猛攻荆州,关羽被俘,后被*害,荆州遂定。刘备知悉大怒,吴蜀矛盾由此激化。这样,建安24年刘备刚刚把西边基本稳定下来,前哨荆州又被夺走了,一场兴师报仇的鏖战如离弦之箭,势在必发。顾此失彼,荆州、益州始终不能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