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众志成城”,这还有一个典故呢,出自左丘明《国语·周语下》,典故的内容如下:
在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铸一口巨大的钟,想好好享受一下从未有过的乐声。单穆公得知消息之后,立刻进入王宫,向周景王劝阻说:“大王要制作一个这么大的钟,敲起来声音一定非常响,震耳欲聋,一定很难听的,哪里还有什么音乐的美感。再说了,制造这样的大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老百姓会怨声载道的,这会对国家治理产生危险,还请大王三思啊!”
周景王不死心,又去找司乐官州鸠询问,想得到州鸠的支持。可是,州鸠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音乐的声音有大小、轻重之分,是有界限的,超过了界限声音就不和谐不好听了。不能用声音的标准来造钟,而应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来衡量,臣觉得大王造大钟是不合适的。”
但是,周景王仍然一意孤行,还是下令举全国之力,制造出了一口大钟,众乐人为了讨好周景王,都说钟声很好听,而周景王也叫来州鸠炫耀说:“你不是说大钟的声音不好吃吗?可众人都说大钟的声音很和谐,我也觉得很好听啊!”
州鸠却一脸严肃地回答说:“大王此言差矣,几个乐人说好并不是真的好,只有全国的老百姓说好,那才是真的好,才叫真和谐呢。现在,国家花巨资造大钟,老百姓可是怨声载道,怎么还能说和谐呢?作为国君,办任何一件事,凡是百姓赞成的,就是成功的,凡是百姓反对的,就是失败的。这就叫‘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两年之后,周景王死了,老百姓都说,这是周景王违背民意,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众志成城”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坚如城墙,形容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2003年战胜非典,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所具有的强大组织能力和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这就是中国所特有的信仰,也是让美西方最为害怕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