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时,杨志和鲁达动手也是毫无厘头。见面之后不由分说,鲁达上来就是一禅杖。
二人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
也就是说,虽然不分胜负,依然是鲁达先跳出圈外。这时候,杨志有一个心里独白。
杨志暗暗地喝采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杨志的意思很明白,这和尚武功非常了得,但他还胜不了我。
不打不相识。杨志跟鲁达一起,占领了二龙山。接下来,他们要打的下一个好汉,就是呼延灼。
呼延灼是马上将。在杨志与呼延灼交手之前,鲁达先与呼延灼打了一仗。结果是不分胜负。接着,杨志舞刀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
这次杨志不是步下,而是马上与呼延灼交战。看得出来,杨志是马上步下“两门抱”的武功。
两个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又暗暗喝彩道:怎的那里走出这两个来!恁地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
这次终于该杨志主动卖破绽了。马上交手,杨志应该略逊于呼延灼。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杨志武功暂时做一个小结了。他步下功夫应该略强于马上功夫。单较量步下,他应该比林冲略强,也不会输给鲁达。只是他从来没有与武松交手,但应该战胜不了武松。
我们看,杨志早期交往的这几个人——林冲、鲁达、武松,这几个人算是关系相当不错的好友。按道理说,杨志跟他们交往那么早,为什么没有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呢?这里,咱们先看看杨志早期做过的一件事。
故事情节退回到智取生辰纲。
3.
梁中书给京城岳父送生辰纲,让杨志去送。杨志提出了要求。只需要十个军健乔装挑担,府中派一个人跟着就行。
等礼物装好了,梁中书告诉杨志。夫人也有一箱礼物一起送去,随行两个虞侯。
杨志一听就说,那我就不去了。
梁中书问:这是为何呀?
杨志说,这又是都管、又是虞侯,都是府里和夫人的亲信红人。到了路上谁听谁的呀?
梁中书说:放心。我嘱咐他们,都听你的就是了。
这样,杨志才上了路。
一路上,可苦了大家了。天气这么热,这些军健稍微慢了,杨志就拿鞭子抽。一路上军健们怨声载道。都纷纷跟老都管抱怨。
事实上,这些军健和都管过去跟着梁中书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哪里受过杨志这等气呢。这就说明了两点问题,其一,杨志情商很低。你要让这些人给你干事,应该恩威并施。不能光是让马儿跑,还不让马儿吃口草。其二,杨志功利心很强。他是一心要立功要表现。正所谓急功近利,必有隐忧。
果然,晁盖一伙人就来了。白胜的两桶酒就让他和和军健、都管之间的矛盾爆发了。
都管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成千上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
都管的话看似很世俗,可恰恰说中了杨志的性情与时局格格不入。眼前的大宋讲究的是关系,你这芝麻粒大的官,拿着鸡毛当令箭,对军健说打就打,你这是怎么做人的。
结果,没有办法。杨志也只能顺从了大家。结果最后着了白胜的蒙汗药。
就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杨志三点性格。其一,急功近利;其二,薄情寡恩;其三,意志不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