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作者:来源: 大众日报
□ 朱殿封
惊蛰春雷响。
农历二月十二日(阳历3月5日)惊蛰。
二十四节气的各个名称里,惊蛰的节气名字最有气势。这气势,写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亦写在宋人张元*《惊蛰》诗里:“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其它节气,无论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无论是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虽有春暖秋凉、夏热冬冷之意,给人感觉是平静来,平静去,不怎么令人走心。只有惊蛰例外,它以一声并且是新年第一声春雷,显示了一个节气的到来,一个节气的力量。一个“惊”字势如破竹,风扫残寒,就连躲藏在地下的蛰虫们都被惊醒了。当然,事实上是春天唤醒了蛰虫们。
这里赘述几句,惊蛰起初叫启蛰。我国最早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当朝因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被置换,“谷雨”与“清明”的顺序也被置换。到了唐代,使用“启”字已无需避讳,“惊蛰”名称重新改回“启蛰”。也许是时人习惯了“惊蛰”叫法,加之从唐开元十七年施行的《大衍历》中再次使用了“惊蛰”名称,由此沿用至今。在现今的汉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仓庚即黄鹂,它最早感知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陆游有“离黄穿树语断续,翠碧衔鱼飞去来”诗句。鹰化为鸠,惊蛰节气前后,鹰便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即今之布谷)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其实这是古人的一个观察错误。
如果说雨水节气是睡眼蒙眬,那么惊蛰节气是万物睁眼。此时积雪消融,大地解冻,地气疏通,土壤抖落一冬的寒凝,舒张开周身的毛孔,等待着雨露的滋润。空气里弥漫着新泥的芬芳,和风暧昧地在田野上缠绵(徜徉)。候鸟“咕嘎咕嘎”集合整队踏上北归的路程,留鸟“唧唧啾啾”筑巢孵化迎接儿女们的新生。雷声逶迤,轰轰阗阗,看吧,嫩嫩的草芽悄悄地钻出地面,葱绿的麦苗欢腾地窜出新叶,杨吐穗,柳抽芽,杏花粉,桃花红,梨花白,蜂嗡嗡,蝶翩翩,燕飞翔,绚烂了季节,染绿了春风。蚯蚓伸长僵蜷了一冬的躯体,蚁王率众爬出洞穴,青蛙跳下冬蛰的睡床,蛇蜥在灿阳下睁开眯缝着的眼睛。
春雷惊百虫。大地回暖,百虫“出蛰”回到自己从前的领地,它们四处觅食,或殃害庄稼,或滋扰人们的生活,因此惊蛰节气民间形成了许多除虫仪式。
惊蛰这天,山东一带的农民会点燃清香、艾草等物,熏家中房屋的四角,以其味驱赶蚊虫蛇鼠。或在院子里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烧死害虫。农妇早晨做饭前,拿起灶下的拨火棍子敲击锅台,发出“棒棒棒”的响声,说是“震虫子”。虫子听见敲锅台,震得它以后不敢爬锅台,就掉不进锅里了。惊蛰日若是晴天,农妇把一些衣裳拿到院子里一件一件抖搂开,再一一使劲抖搂几下,晾到丝绳上,说惊蛰抖衣裳,不招虱子跳蚤。抖虱子有讲头,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里面记载:“初闻雷则抖衣,曰蚤虱不生。”
还有炒蝎子豆。惊蛰前一天,人们精心选好的黄豆用盐水浸泡,佐以花椒、大料、茴香籽。早晨倒掉盐水,晾干黄豆表皮,放进锅里拌以细沙炒。豆粒在锅里噼啪作响,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煎熬时的蹦跳声。炒熟的黄豆称为蝎子豆,蝎子豆香酥脆咸,十分好吃。过去乡村生态环境好,村庄、田野里生活着很多蝎子。蝎子毒性大,被蜇了很疼。言称“吃了蝎子豆,一年不被蝎子蜇;吃了蝎子爪,一年不用打”。
有些农妇惊蛰这天用擀面杖敲打面瓢,边敲嘴里边念叨:“贼老鼠,听清了,今儿又到惊蛰了,劝你别把崽儿下,不听话,非要下,十窝鼠崽九窝瞎,剩下一窝不瞎的,送给黄鼬送给蛇。”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气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农民把它看作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华北地区小麦返青生长,浇水、追肥、划锄,“小麦锄三遍,皮薄多出面”。棉田浇灌造墒,追施底肥,耙地保墒,“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菜园抓紧种春蒜,“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九九加一九,丁壮俱在野,耕牛遍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