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从气候来看,入伏后虎虎生威,连日高温,全国多地气温高达40℃以上,暑热伤人之报道屡见网端。防暑消暑成了当前养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那么,什么是暑?暑有什么特点?中医眼里该如何防暑?
当暑气成为“暑邪”中医认为,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春天为风,夏天为热,长夏为暑湿,秋天为燥,冬天为寒。风、热、暑、湿、燥、寒,称为“六气”。暑为六气之一,又叫“暑气”,根据炎热程度,分为小暑、大暑。但若六气太过或者不及,六气则转化为六淫,成为了重要的致病因素,暑气就成了“暑邪”。
暑邪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为阳邪,如果夏季长期在室外高温下工作,或者长期闷在家中,又不开空调,则易伤暑热之邪,又叫“壮火食气”。暑邪伤人,其特点是头痛、头胀、高热、面赤、目红、心烦、急躁、口渴、乏力、脉洪大等,称为伤暑。
血汗同源,多补充水分暑性阳邪,其性开泄,容易让人大汗淋漓。所以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汗大泄”。汗为心之液,出汗多最容易伤及心气导致少气无力,少气懒言,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诱发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喘促气急,心悸怔忡,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汗过多,心血受损,可导致血液黏稠,运行不利,诱发心肌梗塞和脑梗塞。为什么夏季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患者为高发期?这与暑热之邪,伤及人体,出汗太多,津液损伤,血液黏稠有关。
注意预防暑夹感冒由于暑热天气,人们多贪凉饮冷,喜欢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时间久了,其实很容易感冒,稍有不慎,又叫阴暑伤人,常常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无汗、咽喉疼痛等
中医认为,阳气本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晒太阳是吸纳阳气最好的方法。例如夏天在空调房间待的太久了,到室外晒晒太阳,吸纳阳气,人体会非常舒服,这就是中医说的“少火生气”。
防暑应做好以下三点1、避暑
防止暑热之邪伤人这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养生之道。此时要多到通风的室外乘凉消暑,避免烈日下暴晒。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在高温下工作,则不应超过一个小时,必须到阴凉地方休息。合理利用空调消暑降温。
室内如果比较闷热,居家要适当用空调降温,保持室内凉爽。但空调的温度要合理,不可太把温度降得太低,一般为26℃为宜,老年人可以27℃为宜。空调开启时间不宜太长,适当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补水
夏季及时补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出汗太多,可适当补充淡盐水。
多吃瓜果,尤其多吃西瓜。西瓜又称为“天然白虎汤”,其性凉可清热,水分多可制火补水,是防暑消暑的天然食品。
素体阳热的人喝茶最好喝绿茶,绿茶性偏凉,有助于防暑消暑。
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喝红茶,红茶性偏温,可以保护脾胃功能。
另外,喝凉茶也是消暑防暑的好方法,广州街头遍布的凉茶铺,可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凉茶饮用,且品类较多,如邓老凉茶、夏枯草茶、甘蔗汁、白茅根茶、溪黄草茶等等。
3、预防感冒
在使用空调风扇过程中,也要注意几点:一是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太低,二是不要长期在空调房里。如果必须在空调房里待几个小时,则要适当到室外晒晒太阳。晚上开空调睡觉,要使用空调被。因为睡眠时阳气入阴,阳气相对不足,很容易受凉感冒。
从室外回到家,大汗淋漓,忌直接用冷水冲凉,可把汗液擦干后,休息片刻再去冲凉。冲凉水不能太凉,尤其老年人,要用37℃—38℃的水冲凉为宜,自我感觉不冷不热为度。
推荐食疗方薏米红豆粥
配方:薏仁30克,芡实30克,红豆30克,小米适量(以上为一人份)。
方法:将薏仁、芡实、红豆洗净,放入小米,加水500ml,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防止暑热夹湿,保护脾胃功能。适合脾虚有湿,大便稀薄粘腻,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凉瓜排骨汤
配方:排骨半斤,黄豆1 两,苦瓜3两(以上为1 人份)
方法:将上述食材加入500ml,煮至肉熟豆烂即可。
功效:清凉解暑,滋阴益气。适合体质偏热的人或者出汗过多的人食用。
冬瓜莲子绿豆汤
配方:冬瓜半斤,白莲子2两,绿豆2两,白萝卜3两(以上为1 人份)
方法:将各种食材洗净,加入水500ml,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防暑。适合体质偏热或者出汗过多者食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