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士蔬菜大约300来个品种,而从外国传入的也有300多种,其中南瓜就是其一。
南瓜为胡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一带,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种子带回欧洲旧大陆种植,然后在明朝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条是海路由葡萄牙人经马六海峡传入中国的江浙、粤广、福建沿海一带,另一条由印度由陆路传入缅甸进入云南,次后在中国多次人口迁移中将南瓜逐渐传入全国各地,故此在各种传入方式中,产生了多达近百种称谓,可以说是中国疏菜品种中别名最多的疏菜品种。这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疏菜名称相混淆,影响了对南瓜的研究与应用,故此,农业权威部门把中国产的南瓜(品种有扁圆瓜、长圆瓜、长筒瓜)统称为中国南瓜,(另有印度南瓜和墨西哥黑子南瓜)。
一,作蔬菜和救荒用南瓜作为疏菜品种,味甘性温,种植地形适应性甚广,于房前屋后,田头地边,山包坟丘等地皆可种植,不须人力长期管理。种植南瓜不占粮田,产量还高,最重的南瓜可达百斤以上,最重要的是它越老越甜,可贮藏数月而不坏;南瓜全身是宝,滕蔓和瓜都可当疏菜食用,还可作饲用;南瓜可加工成南瓜粉、南瓜饼、南瓜果補、南瓜条、南瓜子(东北有专产南瓜子的南瓜)南瓜可酿酒、制糖、榨油;还因不易腐坏而可在旅途和行军中便于隽带,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其实南瓜传入中国后,另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救荒,作粮菜之用。明朝以来,中国人口大量增长,从明中期1亿多人口至清中斯达5亿多人口,从而吃饭成了大问题,尽管勤劳的中国人辛勤劳作,开荒造田,甚至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山区梯田,但旧时粮食生产一靠老天爷风调雨顺,二靠和平年代。如果遇上灾年或战争,粮食减产或绝收,人们就会饿肚子。而南瓜是一种收获期比较长的蔬菜,在青黄不接或冬季,人们把种植的南瓜贮备起来到冬天作粮食吃,可度过饥荒,饥荒时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南瓜在丰年时可作蔬菜,在饥年时可作主食救命。有个传说,说是一张姓殷实之家养三儿子,老父每年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南瓜,丰收后,将南瓜煮熟熬成粉,然后刷在竹墙上,待晒干后放仓库保存,年年如此,张老弥留之际嘱儿子人也要如是种植南瓜贮备。不久出现灾年,几近绝收,大量难民流离失所,逃荒讨米,而只有张姓一家所住村庄之村民,用张姓家的南瓜皮救了整个村子的命,且无一人逃荒讨米。
二,药用南瓜自从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中医药宝库,明李时珍最早将南瓜收入菜部,认为南瓜"甘、温、无毒、益中补气"。
晚清时期,鸦片流毒严重,尤其在东南和西南地区更甚,南瓜对抑制鸦片起了积极作用。医书载"南瓜向无人用药者,近时治鸦片瘾,用南瓜、白糖、烧酒煮服,可以断瘾云"。实际证明南瓜对断烟瘾作用很大。
南瓜对汤火伤方面治疗也很有疗效,医书载"凡枪子打入皮肉,用生南瓜切片,贴患处即出"。故有"眼珠损伤"、"戒洋烟瘾"、"汤泡火伤"、"火爆伤眼"等甚有疗效。
现代医学证明,南瓜不仅可食用,饲用,而且在治疗火伤、滚水泡伤、油类烫伤有显著功效;南瓜滕煎剂可预防麻疹;对"乳房癌"有一定疗效;上世纪70年代湖区血吸虫病严重,试用南瓜蒂炭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腹水有疗效;南瓜子对驱除绦虫、蛲虫、蛔虫的作用显著等等。
南瓜作为经济作物被广泛引种,并用于医药,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与禁忌。有医*载南瓜多食发脚气、黄疸。并且不可与羊肉同食,令人气壅,这说明多吃南瓜会让人脚气加重和患黄疸病。南瓜还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三,南瓜文化南瓜传入中国已有500年左右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而比起几千年的稻谷史则并不长久,中国是世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本土作物纷繁芜杂,历史悠久,诞生了丰富的作物文化,对中国及世界影响很大。中国文化史,是谷物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遗产。南瓜虽然引种传入只500余年,但围绕其生产、加工利用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习俗观念、制度文化等形成一种南瓜文化,其主要表现如下:
南瓜精神:默默地成长,沉默而坚韧。是说南瓜精神不说空话,只是继续成长。成就一番事业,能力与见识固然重要,心态和性情也很关键,剧作家吴祖光的巜南瓜诗"苦乐本相通,生涯似梦中。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南瓜精神还是不争论,坚定信念,不懈努力,才能有所作为。南瓜精神还代表艰苦朴素和不忘根本的精神。南瓜随处可生长,不论地理环境。既可是贫家代饭之蔬,又是荒年救荒之粮。在革命年代,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红米饭,南瓜汤"养活了无数革命战士,并且代表了那个年代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南瓜的这种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中国人都有种强烈的乡士观念,那些遍种南瓜之地看到南瓜或吃到南瓜就会引起人们的对故乡之情和乡愁,因而一些地方都举办"南瓜节"等民俗文化;此外南瓜本身美观、可爱,适合观赏,甚至有专门用作观赏的品种,因而具有十足的观赏文化,制作出南瓜作品和贡品,供大众或皇帝欣赏;南瓜还有其名称文化,南瓜名称多样,多至近百种,都是各地风土取俗名所至。甚至有"呆瓜""傻瓜"之称,称日本人为倭人或倭寇,南瓜的一别称即有"倭瓜"之称,表示轻蔑;南瓜的饮食文化也很丰富,被称作"饭瓜",南瓜糕被赋名"万年高"具步步升高之文化意向。
南瓜还与文学创作有影响,文学作品植根于现实之上,作品中一定会出现某些作物,《西游记》、《红楼梦》中都提到南瓜,或食或欢赏。可以说从南瓜传入中土后500多年间,文字作品中大量提到南瓜,或食其肉,或嗑其子,或观其形,或扮其人,使文学作品更具地方气息和南瓜文化氛围。
在西方古欧洲提起万圣节就会想到南瓜,最早起源于古西欧的德鲁伊特人的新年习俗十分奇特,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的新年前夜,年轻人会集合在一起,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后来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南美洲的南瓜传入欧洲,发现南瓜更适合雕刻成南瓜灯,游走于村落间。西方传说中,死去人的灵魂会在在万圣节前夜造访人世,而提南瓜灯,一为吓走鬼魂,二为鬼魂照亮线路,引导其回归,故而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