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本《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朵奇葩。
在中国古代戏曲百花园中,有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实甫的《西厢记》。然而就在《西厢记》方兴未艾之际,《牡丹亭》横空出世,立即引起轰动,一度造成万人空巷的戏曲演出奇迹。
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对此现象曾有过一番具体而生动的描述:“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由此可见,《牡丹亭》在当时的流行程度有多高。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字义仍。汤显祖于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遂昌知县等职。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将他的名字深深印上艺术标签的正是他创作的传奇——戏剧创作。汤显祖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
这四部戏剧都与梦有关,都以永恒的爱情为主题,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这四部戏除《紫钗记》写作时代可确考外,其余“三梦”都不易确定写作时间,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属《牡丹亭》。
20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首先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汤显祖因此也被贴上了“东方莎士比亚”的美名与文化标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显祖生于1550 年,比莎士比亚年长14岁,两人都在1616年去世。目前,连维基百科都盖章认定,汤显祖是“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若的伟大剧作家”。
《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牡丹亭》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在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由于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牡丹亭》与王实甫的《西厢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作为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一座高峰,汤显祖的《牡丹亭》有着较为明显的多线并行的叙事空间与时空叙事艺术,这体现了汤显祖叙事技巧的成熟,彰显了“情”的主题思想,也奠定了汤显祖《牡丹亭》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
《牡丹亭》梗概《牡丹亭》主要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自由的爱情。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
有一天,身为广东南雄府尹的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女儿聘请了家庭教师陈最良,陈最良在课堂上讲到《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那唯美的爱情触动了花季少女杜丽娘的闺房情思。
上完课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在梦中,杜丽娘遇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到牡丹亭成就云雨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不胜忧闷。渐渐地,杜丽娘因为相思成疾,药石无治,竟在郁郁寡欢中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