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与”……四年来,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已从“新时尚”融入到居民的“新日常”。
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一道“必答题”。如何解好这道题,让老小区兴起“新时尚”之风,欧阳路街道通过“软硬兼施”,从硬件和软件双向着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交上这份答卷。
完善“硬”支撑
“现在四类垃圾分得很清楚,自动感应投垃圾,我们手上也干净了”,在欧阳路街道多个小区,自从智能垃圾分类箱投入运用后,居民们对此都称赞不已。
欧阳路街道老旧小区多,在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街道最大的困扰是分类基础设施薄弱,从而导致垃圾分类粗线条运行,长期仅停留在干、湿垃圾的两分类状态,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破解这一难题,街道仔细研判各居民区垃圾分类情况,通过新建、升级改造等多种形式,提升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同时,引入了专业环保企业,设置了一批智能化垃圾分类厢房,不仅实现了社区垃圾四分类,还将以往湿垃圾恶臭扰民、环境卫生差等难点问题也一并解决。
记者看到,站在厢房门口,红外线感应器会自动识别开启厢门,投放完毕后10秒,厢房又会自动关闭。厢房内还配备了灭虫、除臭、排气扇、监控提醒等设备,当出现满溢情况会通过app报警,提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
“我们将垃圾分类箱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四种,还通过社区自治,招募了分类志愿者,形成每个小区的定时定点投放方案,”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吴婷婷告诉记者,四年来,街道对不符合四分类要求的70个厢房进行升级改造,对居民有迫切需求的小区新建6个厢房,7个建筑垃圾厢房,并安装了182台智能摄像机,辅助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