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最有趣的事莫过于河里抓泥鳅了,泥鳅生活在湖池或水田小溪里,形体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抓住,所以抓泥鳅绝对是个技术活。
可就是这种黑乎乎的泥鳅,却是鱼类中的大补药,如果说“水中人参”是对泥鳅的药用价值的高度肯定,那么“天上斑鸠,地下泥鳅”则是人们对泥鳅的味道和营养价值的最美评价。
初秋的泥鳅,肉质最为肥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泥鳅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所以对于减肥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中医认为,泥鳅味甘、性平,补中益气,能够渐渐恢复人体阳气,所以泥鳅特别合适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
另外,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泥鳅是鱼类里的补钙冠军,相同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
泥鳅同时还富含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补钙食物。这里建议大家采用清蒸或炖煮的方式烹调泥鳅,这样能够较好地保存其营养价值,要是能搭配豆腐一起吃,补钙效果会更棒。
然而很多人在平时吃泥鳅的时候,会发现市场上有深黑色和浅黄色两种,并且往往买回家放几天颜色就变浅了,这种情况正常吗?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给大家好好解释一下:
两种不同颜色的泥鳅分属两个不同的品种。黑色的叫“真泥鳅”,而黄色的叫做“大鳞副泥鳅”,其实泥鳅分类多达十几个品种,但是这两种在市面上最为常见。除了颜色不同之外,两种泥鳅在营养价值以及口感方面并无太大差异。
对于颜色越来越浅的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陈大庆解释到,泥鳅颜色的深浅同其生活环境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光照条件会影响泥鳅表皮细胞色素的形成。
一般来说,光照越充足,泥鳅的颜色相对越深,反之光照不足,颜色就会慢慢变浅。我们一般会把买回来的泥鳅放置在家中厨房或卫生间等阴暗处,所以过几天颜色就会变浅了,这属于很正常的一件事,大家不用担心。
最后给大家在挑选泥鳅的时候支上一招:身体灵活滑动有力且体型较瘦的泥鳅肉质口感会更好一些,而滑动能力差且体型较肥的泥鳅则略差一些。
各位朋友,你吃过泥鳅吗?你还知道泥鳅有哪些营养价值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