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 ,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心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属活血化瘀药分类下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用量9~30克;鲜品12~40克。用治妇女血瘀的痛经、闭经、经行不畅、产后瘀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等。
【药理研究】具有兴奋子宫、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及降低血压等作用,还有利尿及抑制皮肤真菌等作用。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肌冠脉流量及减慢心率;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小剂量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抑制;小剂量能使离体肠管紧张性弛缓,振幅扩大,大剂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治疗缺血型初发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效果,可见尿量显著增加。对神经肌肉标本呈箭毒样作用。在试管内具有一定的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在较高浓度时能使血悬液发生溶血作用。
肌肉标本呈箭毒样作用。在试管内具有一定的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在较高浓度时能使血悬液发生溶血作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及益母草二萜、前益母草二萜,地上部分含挥发油。
【使用禁忌】阴虚血少、月经过多、寒滑泻利者及孕妇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痛经:益母草30克,香附9克。水煎,冲酒服。(《福建药物志》)
②治产后瘀血痛:益母草、泽兰各30克,红番苋120克,酒120毫升。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③治小儿疳痢,痔疾:益母草叶煮粥食之,取汁饮之亦妙。(《食医心鉴》)
④治小儿鼻疳痒:益母草根末0.3克,麝香3克,淀粉0.3克,密陀僧0.3克。上药都研令细,干贴鼻内立效。(《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