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是第一批被国家列为药食两用品的品种,但相对于诸如生姜、山楂、山药等其他药食两用品而言,桔梗的声望并不高,用途也不广。但其在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鲜族人聚集的地区,桔梗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
#1
桔梗之药名
桔梗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名之桔梗。《说文·木部》:“桔,一曰直木。”《玉篇·木部》:“梗,梗直也。”《本草纲目》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主根长纺锤型,少分枝,故名。在历代应用中,有许多桔梗的别名,如(《吴普本草》中的符蔰、卢茹、梗草、白药、玉桔梗,《名医别录》中的房图、荠苨,在《丹溪心法》中名苦梗。
对于符蔰、卢茹、房图,尚无明确的解释。有认为“符蔰”原作“符扈”,扈本义为城门。因此,“符蔰”可能与“房图”一致,是生长于城门或建筑附近的常见植物,作为一种标注。
卢,饭器也;茹,是一种远古采摘为食的野菜。桔梗是一种古代常见的野菜,可供食用,可见桔梗早在古代就作为药食两用品使用。
荠苨与桔梗均为桔梗科,形较相似,常易混淆。《本草经集注》言“荠苨根味甜绝”,而桔梗味苦,故为作区分,称荠苨为“甜桔梗”,桔梗为“苦桔梗”或“苦梗”。
桔梗根白,故白桔梗、玉桔梗、白药等名,皆因其根色而得名。
#2
桔梗之食用
桔梗的食用伴随着韩国泡菜而逐步走向大江南北,为大众所熟知。兹介绍一桔梗药膳方。
桔
梗
甘
草
饮
组成与制法:桔梗10克,麦冬12克,芦根30克,生甘草6克,冰糖20克。上5味洗净沥干后加净水300毫升,煮沸后文火续煎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生津利咽。主治咽喉肿痛以及咽喉干燥不适。感冒出现咽痛、急慢性咽喉炎可以用之。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
桔梗之药用
桔梗一药,性质平和,功用专一,性味苦、辛,平,主归肺经,以治疗肺系疾病为主,有“舟楫之剂”之称。其功用特性围绕“宣肺”进行,通过宣肺以化痰止咳、宽胸、排脓、利咽、通鼻窍、通利二便。
1.宣肺止咳,用于咳嗽多痰。桔梗主归肺经,性质平和,既辛宣又苦泄,而以宣畅肺气、祛痰止咳为主,是治疗咳嗽的要药、专药,尤其适用于肺气不宣之咳嗽多痰。其特点在于无论寒热、外感内伤咳嗽皆可用之。
2.宣肺宽胸,用于痰阻胸闷。肺气不宣、痰气交阻则胸闷不适。桔梗归于肺经,能开宣肺气、消痰宽胸,为治疗因肺系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出现的胸闷不适的常用药,常与薤白、瓜蒌等同用。
3.宣肺利咽,用于咽喉不适、肿痛、声音嘶哑、失音。桔梗为治疗咽疾的专药,其特点在于可以用于治疗一切类型的咽喉疾患,包括咽喉热毒之咽喉肿痛,外感出现咽喉不适,以及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特别是其既利咽又开音,对于声音嘶哑、失音也十分常用。常与生甘草、玄参等同用。
4. 宣肺通窍,用于鼻塞、流涕。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则鼻窍不离而出现鼻塞流涕等鼻疾。桔梗专归肺经,长于宣畅肺气以宣通鼻窍,常与辛夷花、白芷等同用,治疗鼻疾。
5. 宣肺排脓,用于肺痈。热毒、痰热壅肺则发为肺痈,治疗上当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桔梗归于肺经,性质平和,辛宣苦泄,能祛痰排脓,配伍鱼腥草、芦根等药能有效治疗肺痈胸痛,咯吐脓臭腥痰。
6. 宣肺通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大便不畅。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的调节,而这一功用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有关。肺气不宣,宣降失调,则肺通调水道的功能紊乱而引起水肿,小便不利。对此,在治疗上应调理肺的宣降功能,恢复其通调水道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利尿消肿。桔梗性质平和,专归肺经,既辛宣又苦降,能有效调节肺的宣降功能,从而治疗水肿,这也是所谓的“提壶揭盖”法。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能促使排便通畅;反之,若肺失宣降,肺气不降,在上发为咳喘,在下则为便秘。因此,通过桔梗的宣畅肺气能调节肺的肃降功能,从而促使排便。
#4
用量用法与使用注意
桔梗多入汤剂,用量不宜大,一般在3~6克之间,很少超过10克。
桔梗无明显副作用,但由于其性善上升,用量不宜大,如用量过大则会引起呕吐。此外,肝阳上亢之眩晕、胃气上逆之呕吐、阴虚火旺之咯血等不宜使用。
本文转载自“上海中医药”微信公众号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杨柏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