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古人注释为“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翻译成现代文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百战百胜,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即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知彼知己”的近义词有,胸中有数、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等等。反义词有,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糊里糊涂,等等。
历史上和现实中,既不知己(的优劣势),又不知彼,糊里糊涂、盲目行动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的前两战失利,就在于没能“知彼”。*在他的名著《矛盾论》里说:“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一战时,因为不了解地形复杂,宋江的人马迷路,差点走不出来,还损兵折将。二战时,忽略了祝家庄和扈家庄、李家庄的三庄联盟,遭到前后夹击。
“知彼知己”,不仅仅应用于战争,在现在我们的工作、经济活动、生活等方面,也是应当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