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人先贤之遗风已渐行渐远。不过,每于夜深人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气爽,且所有的功利之心、物欲之念皆会归于平静。因此,也常常感叹于此文主人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据说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刘禹锡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大唐王朝时期被誉为“诗豪”,其诗文精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作。
启功亲传弟子李传波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刘禹锡天资聪慧,少年时曾游学长安等地,在当时已名声鹊起,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他与柳宗元等人进士及第而入仕,并与韩愈、王叔文、柳宗元组成一个改革派,希望通过变法来医治大唐王朝日益衰弱的症状,再现盛唐时期的辉煌,但是改革却触动了唐王朝那些藩镇和贵族们的利益,最后改革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外放,其中刘禹锡被贬为远洲刺史,不久后又被贬为远洲司马,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刘禹锡博学多才、生性豁达,他一生为中兴大唐帝国奋斗却屡遭恶运,从初次被贬到天宝二年(公元826年)奉诏回朝,前后共历时二十三年之久,而这二十三年正是刘禹锡心智俱佳、精力充沛的黄金年龄段,却被无情的荒废在了流放颠沛之中。
然而刘禹锡并未向命运屈服,面对不公正的对待,他心胸坦荡,不卑不亢,充分体现了他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气节,他利用这段时间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文名著,其中这篇意境深远振聋发聩的《陋室铭》就是在那种逆境中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