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脾受损不但会脸色暗淡无光、便秘、筋疲力尽、影响睡眠,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脾胃虚则百病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好脾。
你的脾最怕这几个字
脾的好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下面列出几个日常伤脾的坏习惯,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
01
饱
脾胃功能受损主要跟“吃”相关,长期饮食不节,超过脾运化饮食的能力,会造成痰湿内生。因此,不要暴饮暴食,吃饭只吃七分饱,特别是不要过食肥甘厚腻。
02
凉
脾喜燥不喜湿,喜温不喜凉,多喝冷饮或是过食其他冰冻食物容易损伤脾阳,进而损伤脾的运化功能。
03
辣
很多人吃饭“无辣不欢”,辣火锅、麻辣烫、烧烤这类食物通常是热性,容易在体内郁而化火,灼伤脾胃阴液,往往还会产生湿热,故辛辣食物不宜多食。
04
懒
很多上班族长期久坐不动,这样也会伤害脾胃。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有助于将痰湿排出体外,起到理气健脾的作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功法都有助于气血运行。
05
忧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思虑过度都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调节情志,保持身心愉悦。
脾胃不好有哪些表现?
中医上讲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脾胃出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为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
1
脸色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2
鼻头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
口唇无血色、干燥
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4
睡觉时会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
5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6
睡眠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
精神状态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调理脾胃的6个方法
脾胃虚弱,整个身体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调理脾胃,每天坚持做到以下6点,脾会越来越强壮。
01
坚持运动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不低于5次。
02
坚持吃早餐
不管多忙或者起多晚,也要吃早餐。因为早上9点到11点是脾经旺成时间,如果这时候没有东西给脾去运化,长时间会影响脾胃健康状态。
03
三餐饮食调整
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每餐吃到七分饱或八分饱,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食物,多吃温性食物。
04
坚持吃养脾的食物
健脾养胃的食材有:薏苡仁、大麦、糙米、山药、芡实、茯苓、莲子、橘皮。单一的作用不大,坚持放在一起喝,易坚持,也容易养好脾胃。
05
注意保暖
如果是在室内,空调不要开的太低,平时少穿露脐装,注意腹部、腰部、脚部的保暖,少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待太久。
06
按摩腹部
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摩揉腹部各10遍。或者是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 1-3 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到180。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