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口红,这应该是小仙女们人人必备的化妆单品了吧!古代也有口红,当时的口红称为“口脂”。
那么古代的口红是如何制作的呢?口红在各个朝代又有哪些不一样呢?关于口红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去看看吧~
先来看看纯手工的口红在古代是如何制作完成的吧。
《齐民要术》中记载过口脂的制作方法:将丁香、藿香等香料放入温酒中,静置一段时间,让酒充分的吸收香料的味道。然后用棉布过滤掉这些香料,留下酒水备用。之后在酒中放入牛脂,慢火进行熬制,等熬到差不多的时候,放入朱砂粉,还可以再放入一点清油用来提升口脂的亮度。最后将膏体搅拌均匀,使其自然冷却,就成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口脂啦。
虽然口脂的制作工艺不是很复杂,但用料还是比较昂贵的,一般人家很难消费得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下层妇女也需要涂抹口红呀,那她们是怎么做的呢?
相信看过古装剧的大家也见过剧中女主拿着一张红纸在嘴唇上沾染的画面。这就是古代的“口红纸”,当时叫做“薄片胭脂”。
这种纸的制作,就不像膏体口脂那样昂贵了,只需要用绵纸浸染花汁,风干之后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必须用唾液沾湿。涂抹起来可能会不太方便,所以一般上层贵族并不会选择这种东西。
说到这里,那就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国古代女子的唇妆样式吧。
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甚至同个朝代的不同时期,相关的文化都不尽相同,对于唇妆来说亦是如此。
口脂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那么精致,只是单纯的用朱砂来涂抹,很容易掉色,颜色也不够鲜艳。
到了秦汉时期,口脂才算是真正的兴起了,当时人们用动物的油脂拌上朱砂来制作口红。在汉朝,女子点唇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涂满嘴唇,而是上唇少涂,下唇多涂(上唇小、下唇大)。
到了魏晋时期,女子们以淡妆为主,所以唇脂的颜色也偏淡。
唐朝是口脂的繁盛时期,所以唐朝的口红也有了很多的新花样。唐朝的唇妆样式是上唇大下唇小,而且多为大红色的。想想也是,恐怕只有烈焰红唇才配得上大唐女子的妖娆自信和雍容华贵。
在唐朝中后期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人开始涂黑色的口红。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黑色口红,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这在当时还形成了一种风尚呢。
《新唐书》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唐宪宗时,从西域传过来了黑色的口脂,当时的妇女们只把头发梳起来而不戴任何发饰,也不化妆,只涂一个黑色的口脂就出门去。(像极了现在涂个口红就出门的我)。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将其批判为:非!主!流!
此外,在唐朝中后期也出现了管状口红,这个故事在《莺莺传》中也有记载。说是张生从京城给莺莺寄了一个口脂,这个口脂折合到现在大约15cm,应该是最早的管状口红了吧!虽然这是一个传奇画本,但是元稹作为唐朝人能够写出这个东西,足以从侧面说明,唐朝就有这样的管状口红了。
关于口脂,在唐朝还有一个小故事。
话说唐玄宗的永乐公主,对于化妆的事情十分讲究,致力于研究出新的化妆品。所以她就在皇宫里种了很多香料,用来研究带香味的口红。当时,唐朝也没有很完备的口腔清洁流程,这样带香味的口红,也算是当时的斩男口红了!
在唐朝以后的各朝各代,唇妆一般都是以娇小主流,他们通常只在下唇点上一点,上唇有的时候甚至不涂。
看完这篇关于古代口红及唇妆的介绍后,大家对唇脂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识呢?你对中国古代的妆容还有哪些见解呢?
一起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