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芙蓉花盛开时清新自然,不加雕琢的样子。实际上,这里的“芙蓉”是指水芙蓉,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莲花。而在陆地上,同样生长着和水芙蓉一样纯洁自然的芙蓉花,即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莲、地芙蓉等。
伴随着阵阵秋意袭来,树枝上那朵朵芙蓉花也将相继开放。清晨时,芙蓉花呈白色或浅红色,到了午后,会逐渐变成深红色。一天之内,花朵的颜色发生了多次变化,让古往今来许多人沉醉在芙蓉花的美貌之中。因此,芙蓉花也就有了“三醉芙蓉”的美誉。
“锦绣蓉城”与“芙蓉花神”的故事
相传在五代时期,后蜀有一位皇帝叫孟昶,他有一位妃子名“花蕊夫人”。其人娇艳妩媚,尤喜养花。有一天,她去成都的花市中游玩,在百花之中看到芙蓉花如同天上的彩云一般,甚是喜爱。孟昶为讨爱妃欢心,便亲自下诏,命令工匠在成都街头种植芙蓉花,以便来年秋天来临之际,整个成都蔚若锦绣,遍布芙蓉花的气息。他还对群臣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到了第二年的10月,芙蓉花的种植大功告成。孟昶于是带着自己的爱妃“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欣赏绵延近40里的芙蓉花海。整个成都灿若朝霞,“四十里如锦绣”。自此之后,成都就有了“芙蓉城”的雅誉。木芙蓉也是成都市的市花。
后来,后蜀为北宋所灭,花蕊夫人也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掳进后宫。花蕊夫人为了表达对孟昶的思念之情,偷偷将孟昶的画像留在身旁。不料,此事却被赵匡胤发现。赵匡胤遂逼迫她交出孟昶的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一怒之下,赵匡胤就将她*死。后世之人钦佩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就尊她为“芙蓉花神”,芙蓉花也就有了对爱情忠贞的美好寓意。
诗歌、小说中的芙蓉花
芙蓉花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花卉品种,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许多诗人不仅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也用它来抒发对爱情的珍视。唐代韩愈在《木芙蓉》中写道:“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诗中韩愈通过描绘秋色阑珊,花事渐淡之际,芙蓉花盛开时的美貌,来暗喻自己同芙蓉花一样,在这秋意阑珊的世界,宁愿被他人嫉妒,也不愿与世俗同流污,时刻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不仅写出了杨贵妃如芙蓉花盛开时一样绯红的脸庞,更表达了唐明皇在失去杨贵妃时,无比失落痛苦之情。二人对爱情的忠贞在诗中得到了深刻诠释。
小说《红楼梦》的第六十三回中,有“寿恰红群芳开夜宴”一桥段,写众人抽花名签子行令。林黛玉抽到的是一支芙蓉花签,题为“风露清愁”四字,并附一首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是有意将林黛玉比作芙蓉花,也暗示着林黛玉同芙蓉花一样,是一朵虽明媚鲜艳,却开在秋风中不胜哀愁且摇摇欲坠的花朵。她最终红颜薄命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一支芙蓉花签背后隐含的寓意。
花韵与花趣
芙蓉花在尚未开放时,其蓓蕾颜色碧绿,形似棉桃;开放时,有的形似牡丹,有的状如碗、形如杯,有的形似铃钟,极具观赏价值。每当池塘、湖泊、水库、河滨公园周边的芙蓉花盛开时,秋风摇曳着岸边的朵朵繁花,明月映照着水中的波光花影,呈现出一派“照水芙蓉”的秋夜美景。《花镜》更是称赞芙蓉花“清资雅质,独殿群芳,乃秋花之最佳者”。另外,芙蓉花瓣可以同鸡肉、竹笋、梗米等食材一起烧汤食用,也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
芙蓉花在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顾村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年的金秋时节吸引着游客前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