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梅花以其清丽雅洁的韵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独立的精神,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历代文人都爱把自己的心怀、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尘不染的恬淡之中。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梅花的枝虬苍劲嶙峋、风韵洒落,自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而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梅花三弄》,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原为晋代笛曲,后经唐人改编为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琴曲《梅花三弄》,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古人对于梅花的敬爱之情。此曲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 1452 ) ,其后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26种琴谱,是深受琴人喜爱的琴曲。在清代的《琴谱谐声》( 1820)中,《梅花三弄》已变为琴箫合奏的形式。近代琴家也常用于琴曲独奏,而且琴家演奏谱本也各不相同。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明杨抡《伯牙心法》中道:“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琴曲悠扬明快,穿插嵌入三段同弦异徵的泛音,故为“三弄”。
我觉得整首古曲更象一幅梅花的绘画过程:以散音开篇,浑厚苍劲的太古之音俨然是梅花之遒劲老桩,音长处墨重,韵短是瘦枝,聊聊几笔即勾勒出整幅画卷的主枝,亦勾勒出整首曲目的主题。泛音适时而起,一改上段散音之厚重风格,携空灵剔透、晶莹玉润之动感款款而来,象极了寒梅那稚嫩的花苞在一阵清风后忽现枝头,清新至让人爱怜,幼嫩到令人屏息。接着,古曲开始渐入佳境,当玉指冰弦共同拥舞,就象胸有成竹的淋漓写意:这里一枝老干,着花数朵。那里几处秀枝,迎风舒展。墨淡处,为远观之景,情浓时,有暗香盈袖。起伏回旋之间,相同的泛音旋律在不同徽位间以不同的音高渐进响起,清脆高远,若隐若现,分明是寒梅之花苞渐次舒展、绽放,直至凌霜怒放,傲雪迎春!
乐曲忽静忽动,忽柔忽刚,人似于梅林中穿行,时而是一枝特写,时而是众艳同芳。在跌荡起伏中收官,于一气呵成中淋漓畅止,曲终,室内犹有暗香浮动。
壹点号清风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