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期待的《少年的你》看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塑造的两个生活在泥沼中、仍要竭力仰望星空的少年,彼此诚挚的守护令人触动。当陈念和小北在监狱中隔着玻璃对望,全程没有一句台词,无声的泪水、抽动的嘴角,眼神中从担忧拒绝到隐忍克制、再到彼此宽慰坦然,丰富的层次感几乎是把人物感情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震撼,也让我从内心对剧作的创作者们,大写的佩服。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这段戏应该是可以获奖吧……
出了电影院后,一直回荡在我脑海里的,不是陈念和小北的对话,而是陈念面对女警官的审问时,掷地有声的控诉“如果是这样,你能放心把孩子生出来吗?”不,我不愿意,不应该是这样的……这部电影里的大人,真的是让人太失望了……
01 魏莱的父母,是利己到冷血的无情。魏莱的父亲会因为她高考失利复读,一年不和她说一句话,魏莱的母亲面对女儿同学的自*,不屑一顾说是对方心理素质不好。看着停尸房的女儿,父亲失望的甩手就走,母亲则是在父亲离开才开始后崩溃大哭。想来,这个孩子也不过是他们用来标榜自己成就的一部分吧,父亲需要这个孩子的完美形象做社交资本,母亲需要拿这个完美的孩子形象来维系和父亲的感情。
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冷血的利益,没有余力谈温情。
其实,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她们的精神世界,往往比受害者更荒凉、更空洞。
两个小跟班的父母,是暴力和软弱的无能。因为欺凌同学而被校方做出停学处分时,出现了魏莱两位小跟班父母的镜头,其中一位女同学的父亲,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殴打自己的女儿;另一位女同学的母亲则是跪地乞求原谅……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选择了做魏莱的小跟班,一个是对暴力的认同,一个是源于内心的软弱需要去依附。
陈念的母亲,是典型得过且过的无脑。陈念的母亲因为卖三无面膜被追债,选择外逃,留女儿在家,声称:你是小孩子,他们不会拿你怎么样…陈念受到同学欺辱后,不仅无法从母亲这里受到保护和安慰,还要咽下所有眼泪,拼劲全力拼接修复好自己,留出一个肩膀给她的母亲依靠,调整着呼吸后跟母亲通电话,听母亲一遍又一遍的说:“念,你考出去就好了,大学毕业咱就熬出头了……”
陈念的母亲还是爱孩子的吧,只是这种爱太单薄,也太无脑,已然模糊了谁才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