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是一个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也是我们口中经常说的“后熟水果”。大多数猕猴桃都不是在树上熟的,而是还不熟的时候就摘下来,放到库里,进行销售。消费者购买到的猕猴桃,也多是这种猕猴桃。
一般来说,消费者将猕猴桃买回家后,只需要与香蕉等容易产生乙烯的水果放一起,催熟几天就可以软化食用了。但目前市场上,也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经常有消费者在购买猕猴桃后,把猕猴桃放了十几天,也不见猕猴桃软化,等好不容易软了一点,一看猕猴桃都已经坏掉了,变质了,没法食用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有人说,这样的猕猴桃是药水催熟的;也有人说,这是品种的问题;还有人说,这是过早采摘导致的。
这次,我们来科普一下,猕猴桃硬邦邦,久放不软,软了就坏的猫腻儿。
猕猴桃的后熟是咋回事?大家都知道猕猴桃是后熟水果,但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猕猴桃的后熟具体是什么生理机制。猕猴桃由不成熟变成成熟,主要是受到果实内乙烯的调控。在猕猴桃的果实内,有两种乙烯调节系统,一种是基础乙烯调节系统,产生的乙烯非常少。这时候的猕猴桃对乙烯也不敏感,只是在乙烯的调控下,渐渐地成熟。
另外一种乙烯调节系统,是加了“发动机”的调节系统,它的马力非常强悍,只要一启动,猕猴桃就会迅速成熟软化。而且在这个时期,猕猴桃会对乙烯变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乙烯的刺激,进入加快成熟的“呼吸跃变阶段”。
这是猕猴桃后熟生理机制。如果理解了这个机制,你就会发现,猕猴桃熟不熟与第二个调节系统能否打开有着直接的关系。
打开猕猴桃成熟大门的钥匙当我们把猕猴桃采摘下来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猕猴桃自身的呼吸速率低,产生的乙烯含量也低,这时猕猴桃的软化成熟是比较慢的,有利于贮藏。但当从进入正常温度时,猕猴桃会逐渐呼吸速率加快。不过,这时温度对猕猴桃成熟速率的影响没有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我们前文说了,猕猴桃有两套乙烯调节系统。如果要猕猴桃快速成熟,那么就就必须打开第二套乙烯调节系统。我们可以采取外来的乙烯,拿去刺激猕猴桃,让它打开第二套乙烯调节系统。用香蕉催熟猕猴桃,也就是这个原理。
这是我们可以用乙烯催熟猕猴桃的主要原因,猕猴桃成熟大多数还是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自身产生的“乙烯”,香蕉的乙烯只是一个较大的引子,就如同一扇大门的钥匙一样。
门坏了的猕猴桃第二套乙烯调节系统在一定时间阶段里都是“封闭”的,只要猕猴桃发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才有会解封。接下来,才能用“钥匙”把门给打开。
如果猕猴桃过早采摘的话,猕猴桃内的“大门”可能还没有来得及解封。这时候,就算你拿乙烯去当钥匙来催熟猕猴桃,由于这一扇门是封死的,“钥匙”是不可能把这扇门给打开的。
这通常被叫成“丧失了乙烯敏感性”的猕猴桃。在早采中,很容易造成这样的现象。当封死的“大门”的猕猴桃流入市场后,消费者想催熟这样的猕猴桃太难了,就香蕉产生的那些外部乙烯,只能当一把钥匙,脱离了猕猴桃自身的努力,彻底催熟猕猴桃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出现了“硬邦邦,久放不软”猕猴桃的生理机制。至于“软了就坏”了,这可能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放得时间太长了,腐生细菌都在猕猴桃上繁衍开来,肯定会坏掉。
这样的猕猴桃能吃么?过早采摘导致的这种“石头猕猴桃”,能吃不能吃,要分两个层面来说。你是它能吃,主要是站在这种果的确也不是用了药水泡出来的;你说它不能吃,那就要站在正常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说,硬邦邦的猕猴桃让谁吃也没法吃啊。
所以,拒绝购买过早采摘的猕猴桃是非常合理的。
在猕猴桃中,过早采摘是非常严重的,也是被行业内很多人“深恶痛绝”,但这股风气还是压不住,很多果农、商贩为了抢鲜卖好价,还会过早采摘。
这样就会导致这种放不熟的猕猴桃流向市场,从而坏掉了整个猕猴桃市场的品牌。
消费市场上,对猕猴桃的诟病越来越多,也大多数都是源于此。改掉这个恶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希望果农和收购商不抢摘,消费者不抢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