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既可以防御外界环境刺激,也可以感知外界事物。我们使用护肤品的时候,传递给皮肤的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肤感。其中,温度是最直接的感受之一。那么,有些护肤品在使用的时候会感觉到皮肤发热是怎么回事呢?
“主动热”:皮肤受到刺激主要指的是皮肤在使用了化妆品之后产生过敏、不耐受等情况,皮肤接触了护肤品中的某些物质导致末梢神经的过度反应,产生灼热、泛红刺痛、瘙痒等不适感,它意味着皮肤的一种“不舒适”“不健康”反馈。
这种受刺激导致的皮肤发热,敏感肌往往更容易中招,尤其是皮肤屏障功能较差或者神经末梢过于敏感的人。而对于非敏感皮肤来说,这样的反应在用一些猛药出现不耐受的时候比较常见,但大多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适应。但也存在皮肤对某个成分或产品一直“反应过度”,无法建立耐受,那就不要再继续使用这个产品了。
遇到这种皮肤发热的情况想快速缓解的,舒缓喷雾、舒缓面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快速给皮肤降温。
“被动热”:护肤品放热反应虽然皮肤的热烫反应是出现炎症过敏时的常见反应,但是使用产品出现发热并不意味着就是皮肤出现了不良反应,因为有不少产品导致的发热其实是产品本身出现了放热反应,然后热传导致使皮肤有了发热的感觉。这种情况下,皮肤是“被加热”的,和皮肤受到刺激感到灼热是两码事。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水合放热
在配方中的前几位,大家可以找找看有没有这几个成分:甘油(丙三醇)、
、双丙甘醇、丁二醇、乙二醇、聚乙二醇等等,这一类含有多个羟基(抓水小能手)的物质,称为多元醇。
它们在皮肤上会吸水份(水份可以来自空气中,也可以来自皮肤)。大量的多元醇和水分子手牵手之后,水分子之间的小手就放开了。
这个过程整体是放热反应,根据多元醇用量的不同,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升温。
2、酸碱中和放热
酸碱中和会发热,如果在一个双管的产品里,一只加入柠檬酸,另一只加入小苏打(碳酸氢钠),同时挤出两只产品混合就可以带来热量了,通过浓度的控制实现温度的变化程度。
当然,真的应用到配方中,以护肤品的最终形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是不会有高浓度的酸碱的。毕竟安全,才应该是所有护肤品的头号大事。
3、氧化放热
这个最典型就是暖宝宝,当布包里的铁粉与空气接触发热,铁粉的氧化反应就开始了。这个热量也并不算十分温和,所以需要包裹用的布料来控制住反应速度。
布料能控制参加反应的空气量,还能够保温延长放热时间,同时包裹的内部除了铁粉还有一些分散剂可以帮助热量均匀释放出来。
这个技术可以用于化妆品中吗?答案是肯定的,“铁粉”已经被收入到我国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妆品成分。
温热感会增加护肤品的使用舒适度,所以一些商家以此为噱头,打造出“热感”护肤品,使用的时候有温热效果,虽然起来有点神奇,但其实原理非常简单。
这种产品放热造成皮肤“被动热”的,健康皮肤不用担心,一般来说热个几分钟就会恢复正常,短时的低热对皮肤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但是本身皮肤容易被外界的高温刺激到导致不良反应的人群应避免。
关于使用护肤品发热的问题小芭就科普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护肤知识或者在护肤方面有任何迷惑的小仙女,都可以给小芭留言互动,关注小芭,迎接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