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思想穿越千年而不朽,他的个人修为理念,对待家国情怀以及教育理念,都深入骨髓的影响着中国人。但是,通过自己通读孔子传记以后,认为孔子首先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政治家,然后才是一个教育家。也就是说,他的教育只是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工具。以下,细细道来。
一 孔子出生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大夫阶层,士大夫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小包工头或者街道办的居委会大妈,在农村就是村上一小组长之类的身份。他们是一批有一定技能的普通平民,但士大夫比普通农民稍微好一点,但是要入士当了官或者给哪些贵族官员当谋士才有饭吃。在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四分五裂的格局,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中原地区小国林立,互相攻伐不断。不仅是国家之间,在国家内部,君权和地方势力也势均力敌,王权受到地方势力觊觎,弑君而自立为王的事层出不穷。
孔子的祖先也是一个小国侯爵,后代逐渐没落成为贵族,到了孔子父亲的一代成了一个破落士族,定居在鲁国。孔子出生几岁的时候,父亲就离世,靠着母亲辛辛苦苦的拉扯大,十四五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本打算把母亲和父亲一起埋葬,可是找不到父亲的坟冢,因为那时候的坟墓不立碑,不盖土堆。
二 孔子出士
孔子从小也是学习六艺,这是春秋时期一个士族得以出士做官的基本营生,就像现在的学生考大学学习专业技能一样。不过他们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也不分文理科。总共六门——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是从礼节,音乐,骑射,骑马,计算。在这六艺中,孔子尤其重视礼节的重要性,从小就体现在他的行为中。母亲去世,严格按照古时的礼节在家守孝,丝毫没有怠慢。
办完家事以后,孔子不到二十岁,他得要出去找工作了,他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一个贵族家里的库管。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记录早上被牧人牵走的牛羊,到了晚上还要一个不少的入库。除了管理牲畜牛羊,还有家里零碎物品的购买,这都需要孔子去跑腿,都要一样样的做好账目。
所以,这个工作孔子也是做的郁闷,大概几年以后,他就辞了工作回到老家。他觉得做这样的工作完全没有意义,他自己立志当一个老师。说干就干,他在家里就拉开了阵势,一边自己学习技艺,一边广告亲朋好友说自己现在教授徒弟了。那时候人们拜师学艺也没有太多讲究,条件差的就给一双肉,条件好的还给一些布匹,牛羊,或者银两。而孔子一律按照最低标准,只收徒弟一双肉就好。尽管收的钱少,可是孔子教学生却非常用心,因为他的志气比大多数人想得更为深远。
三 孔子的政治理想——改变世界。
是的,孔子的志气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有志于学”。都是基于自己的一种道,一种价值观和立身立命的原则,所谓的道就是政治理想。他要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别人,通过影响别人而改变世界。所以,教育只是他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他把自己的政治理念贯穿与学生当中,再通过学生的抱的身体力行和教授学生来改变国家命运。
前面讲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攻伐不断,国家内部也是一盘散沙,多有征战。以当时孔子所在的鲁国为例,王权被四大家族瓜分殆尽。
孔子在政治上看不到希望就在教书育人上狠下功夫,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远近闻名,门下弟子众多,而且弟子中多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因为孔子出了名,各国有所作为的诸侯都会来争相请孔子出山。而孔子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谁来请都会跟着去。他的原则是认同自己的政治理念。
从他的角度看来,国家政权崩塌的根源是当时社会的浮躁萎靡之风,君王没有做好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大臣和子民。而诸侯也没有做好一个侯爵应有的责任,所以君不君,臣不臣,民不民,所以天下才会大乱。要想治理这种种的乱象,就要从礼上下功夫,礼可轻可重,重了就是一种法律,轻了是一种自觉的责任。
但是,在朝不保夕的年代,没有谁能听进去孔子这一套道理,招纳的门客都是从现实的攻守实用角度来应用。所以,孔子多次礼貌的辞谢很多道不同的君王邀请。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徒弟也多有才华,孔子再也忍不住了,或者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辅佐一代君王的能力了。因为孔门兄弟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团军,甚至可以和某些政治势力相抗衡。
可见,在一千多年前,孔老先生就已经懂得培植自己的势力,即便没有互联网这样先进的社交工具,仍然懂得运营自己的社群,最终形成自己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左右一国君王的政治态度。
后来,孔子带着徒弟投奔鲁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季子门下。孔子有好几位徒弟都被季子所重用,这些徒弟也经常把政治上的一些问题拿来让孔子给分析。孔子始终按照自己的政治愿景讲解给他们,希望通过徒弟之手能够改变一个诸侯观念,从而改变更多诸侯,最终来改变一个君王,从而塑造一个全新的国家。
有一次季子请教孔子治国方案,其实就是试探孔子对鲁国的局势看法。孔子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看法。季子表面上恭维了几句,遇到真正的政治事务,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有一次,孔子的徒弟立了大功,借着和季子探讨治国方略的机会,徒弟劝季子把城墙降低一些,因为当时国家的规定是诸侯的城墙必须比君王的城墙低一些,这才代表对君王的尊重。而实际上四大家族的城都和国君的城墙一般高。
孔子的意思是可以从季子开始,做一个示范,通过季子在诸侯的实力一定可以带动大家效仿。季子分析了当时四大家族的情况,认为一方面,鲁国和别的国家常年交战,国土变化不定,如果降低城墙,就相当于给别国敞开了大门。另一方面,即使自己降低了城墙,这和其他诸侯没有利害关系,必然不会遵照季子的做法,反而会被耍诸侯所耻笑。降低城墙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结果几年下来,孔子发现以当时诸侯和君王之间的势力关系,根本无法扭转局面。于是,孔子带着徒弟开始周游列国,希望找到真正赏识自己政治远见的国君。
孔子先到了齐国,做了短暂停留离开了,然后到了卫国,当时孔子有和徒弟就是卫国人。但是没有和上层当权者接洽的机会,孔子租了一套房子,整天吹着一种表达心中忧虑的乐器,一连数日都无人问津。无奈之下,孔子离开了卫国又去了其他国家。
就这样,孔子三十多岁开始周游,最终到达了楚国,刚到楚国的国界,孔子遇到了楚国几个隐者,他们都听说了孔子的大名,于是表达了对孔子的担忧,而且用热言冷语嘲讽孔子,孔子一看,楚国这样有名头的人都隐匿江湖,表达对政权的不满,想必自己ci此去楚国也不会有什么优厚礼遇。
在楚国,尽管没有得到国君接见却有一位知名的大臣接见,他们听说了孔子的大名,补给了车马盘缠。
孔子回到鲁国已经接近六十岁。在这途中,有的徒弟已经先自己而死去。孔子身心俱疲,也不想再去鲁国出士。但他从不干涉徒弟具体辅佐哪个君王。孔子的徒弟多有在鲁国,卫国,等国从事政治活动。而且其中有很多人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晚年,孔子的名声达到鼎盛时期。
孔子回到鲁国以后也并没有闲着,一方面继续把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做的更好。
如果说,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到教育方阵主要是偏重于经世致用,专注于技能上的雕琢。孔子晚年时候的教育已经上升到道的修炼。主要引导学生有一个广阔的政治理想,为天下大事做准备。这个时期,孔子的徒弟愈发多而广。对于每个徒弟,孔子都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长进行教育指点。所有已经出世的徒弟碰到任何政治难题或困惑,孔子都会一一的耐心指点。
结尾
所以,孔子一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传道授业上,一方面深耕自己的教育事业,一方面等待哪个最好的时机到来。结果一生都没有等到最好的时机,所以他把自己政治理想寄托在两个方面,以方便事著书立说。通过文字记载的思想影响到后世的人,他确实做到了。另一方面,他把自己作为孔氏门徒最坚强的大脑。通过输出自己的政治理念来改变学生,再通过学生来改变国家命运。在哪个洪荒蒙昧的时代,有着这样深谋远虑的想法,实属世所罕见。
当然,他万世师表的身份,也着实是被当时社会的而现实所迫。因为他屡次出仕,都没有君王采纳他的政治意见。所以,他的教育事业真的是被社会的现实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