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楼栋大家庭” —《东方经济学定义》—“楼家”(2)
《东方经济学》文化溯源—“天人合一,万物共存”。
上海疫情催生了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式—楼栋大家庭。
《东方经济学》将其定义为—“楼家”。
顾名思义:楼家,一个楼栋形成的“大家庭”。它类似于客家人在福建、广东建造的“土楼”。
成因。上海自今年三月初以来,疫情形势愈演愈烈,一些小区的楼栋被封控,像笔者所在的楼栋已经封控两个多月。封控后的楼栋左邻右舍、上下住户形成了一个独立小社会。大家一起做核酸,一起团购,一起分享各家的“存货”,形成了类似于福建、广东客家人建造的“土楼”。
与福建“土楼”的比较。1、土楼是以血缘宗亲关系组成的大家庭,“楼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界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土楼主要功能是防御盗贼和土匪,楼家是防御“奥密克戎”侵入。3、土楼共用一口水井,楼家共有一个核酸检测点。4、相互资源调剂。土楼与楼家的居民都可以相互调剂粮食、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5、土楼的指挥权是族长,是血亲决定的。而楼家的楼长是民主选举和自荐产生的。6、土楼族长的助手要有武功,能够抵御土匪、盗贼;楼家楼长的助手是“团长”和志愿者,负责团购食品、帮助核酸检测等。7、土楼是永久性组织,楼家随着住户变动而变化,且变动频率较高。
“楼家”是“家庭”拓展模式。百度对家庭的释义:“家庭(family)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具有情感纽带的社会单元,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特征。如今家庭的类型越来越丰富。除了以异性恋血亲制度为特点的传统家庭,还出现了如收养家庭、寄养家庭、单亲家庭、同性家庭等多元的家庭形态。在功能主义观点下,家庭起到了经济生产、再生产、社会化和儿童抚养的功能。
“楼家”的功能。1、物资共享。一旦“封楼”,正常的日用品储备不足,柴米油盐酱醋茶出现短缺,左邻右舍你家拿出一棵葱,我家拿出一包面条,楼栋出现了“爱心箱”,大家通过爱心箱分享楼栋内各家共有的资源,籍以度过难关。2、信息共享。封控后,封控检测信息、就医买药、购物等成为头等大事,这些大事都是通过楼栋“朋友圈”完成的。3、情感补偿。封楼后的寂寞、恐惧和无助的情绪困扰着每一个人。一个微笑、一个搀扶、一个问候,都成为心灵鸡汤,都成为精神人参。楼栋朋友圈里的相互关心、关爱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家庭般的温暖。4、隔代人伦精神传递。一个家庭有老有小、含饴弄孙才是圆满幸福的。这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诉求。楼栋里边,本无血缘关系的老爷爷和小孙子的交流可以让双方获得超值的关爱、尊敬。5、尊老助老。无疑,楼栋独居(含夫妇)老人是大家庭获益最多的一方。无论体力、脑力都将衰退,体力不支、网购不熟;年轻人自告奋勇,主动帮助老人。6、共同携幼。有些年轻人带一个小孩,有些住户只有老两口,年轻人上班忙有时顾不得接送孩子上学,同一楼栋的老年人就会代劳。
总之,楼栋大家庭承担了社会尊老爱幼互助功能,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于鳏寡孤独和老夫妻独居的老人更有帮助意义。 也使楼栋内的每一个人增添了家庭温暖。
“家”是中国人心灵的港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人、家庭、家族、家乡;家教、家训、家规;含饴弄孙、四世同堂等词语足以说明“家”在国人心中的位置。英文世界里的家有三个词:HOUSE\FAMILY\HOME。MY HOUSE指家里的房子,MY FAMILY 指家人;MY HOME 指家人和家里的房子。
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很难有自己完整的HOME,因为家人不住在一起。恰恰住在一个楼栋的邻人更能相互关怀帮助,感受家人的亲情和温暖。
中国传统家庭的演化。传统的中国家庭,讲究四世同堂、含饴弄孙、人丁兴旺。但是自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少子化的家庭成为常态。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加速,使人们迁徙频率加快。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家庭模式已经被打破。特别是随着沿海城市地区经济开放发展,形成“孔雀东南飞”的迁徙潮流。原本中国人父母子孙同堂的家庭模式已不常见。往往子女立业结婚后另立新家,不但另立新家,而且很多是异地甚至跨国安家。那种扶老携幼的大家庭已经罕见。家庭模式演化为年老退休的夫妻两一起生活,而年轻人带着孩子自立门户。这样的家庭既缺少了赡养、抚养、互助,也缺少了亲情交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独居老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次上海疫情期间,矛盾凸显:有八九十岁独居的老人,身体多病,也不会上网购物,封控期间,缺粮少菜,有个九十岁的老太太每顿只能用两个白菜叶烧菜,因为不会团购,只能节省着吃存货。
《东方经济学》认为,“人”一经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成为“社会人”。也就是说他是社会群体的一个,离开了社会这个群体,他就无法生存。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呵护,同理,每一个人都应帮助他人。
上海疫情下形成的楼栋大家庭,成为“社会人”生存活动的共同需求。
对于这种具有社会积极意义的新生事物, 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肯定。认定“楼家”这种具有家庭关爱性质的社会基层组织,并界定相应权利和义务。比如邻里之间住院手术代为签字,监护人权力、相互赠与和继承等。
作为受帮助一方的老人,可以赋予他们对施与帮助的邻居赠予财产包括房产的权力;施与者一方邻居可以享有继承权。因为他们起到了事实上本应子女应尽的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这些都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海疫情期间,封控的楼栋形成了相互关怀帮助的大家庭,成为非血缘的紧密社会组织形式。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远亲不如近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文化精神基石。
泰山童子 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 于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