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防控疫情,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开始被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家都不妨一试。
很多人对提倡用公筷公勺,误以为是个新事物。其实不然,公筷公勺的使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60年前,即1960年5月,我当时还在上高中,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南口农场参加劳动。当时条件很艰苦,可能是出于对我们的关照,农场准备的每餐饭菜都很丰盛。八个人一桌,每顿都是八菜一汤。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炊事员给我们端上来的每一盘菜,都配了一双筷子,有的是勺。炊事员告诉我们,这是公筷公勺。吃菜的时候,先用公筷(勺)把菜夹到自己的碗里,然后把公筷(勺)放回盘子上,再用自己的筷子吃夹到碗里的菜,而不能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到盘子里去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把每个人的筷子伸进公用菜盘,从而阻断可能的细菌病毒传播。我们在南口农场一共劳动一个星期,每餐饭都坚持使用公筷(勺)。只可惜,回到学校以后,由于是自己吃饭自己买,用不上公筷(勺)了,就渐渐淡忘,此后也就一直没有再用过。
如今,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使用公筷公勺又重被提了出来。应该说,使用公筷公勺好处多多。据专家介绍,传统同餐共饮的饮食习惯,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就不用说了,类似的幽门螺旋杆菌、甲肝病毒、伤寒杆菌以及手足口病都有潜在危险。就连常见的感冒,也易通过同餐共饮传染。退一步说,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用公筷(勺)就餐,起码对个人卫生大有裨益。
使用公筷(勺)吃饭,就食客来说,会稍许增加一点麻烦。对营业性的餐饮业而言,也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开支。然而这些与健康比起来,权衡利弊,当然应该取利而弃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