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忒蒙古文 米拉日巴传
苏永布文字
这种文字源自梵文兰札体字母,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
瓦金达拉文字
(借鉴托忒文字)1905年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这种文字主要反映布里亚特方言,有一百多个字母,主要用于寺庙宗教领域。创制后未推广。1 9世纪以前 ,俄罗斯帝国推行尽力消除被统治民族的民族意识、尽力让他们接受东正教、尽力毁灭臣属民族的民族意识等赤裸裸的民族同化政策。
阿旺·德尔智耶夫
瓦金达拉文字被创制使用不足10年,就爆发了笫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给布里亚特语言文化发展带来了阻力,瓦金达拉字的使用范围也更加狭小。紧接者又受苏联文字拉丁化的影响,1931年制定了拉丁字母方案,但是同蒙古一样,1935年又随若苏联的“斯拉夫化”运动,转用基里尔字母至今。瓦金达拉文字创制的短短10年内,出版了为数不少的瓦金达拉文字书籍,其中包括《人菩提流注》等佛教典籍;《心鉴》、《布里亚特心鉴》等语言学论著。
瓦金达拉文字
基立尔蒙古字
(斯拉夫蒙古文、新蒙文)现蒙古国使用的基立尔字母蒙古文字,中国又习称“新蒙文”,与传统蒙文即“老蒙文”相区别。1930至1940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国尝试改革蒙古文。在苏联的影响下,起初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1942年起开始试用,于1946年正式使用。但随着苏联把文字拉丁化方针改为斯拉夫化,蒙古也不得不转向。拉丁字母方案公布两个月后就被收回,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作为国家法定语文,老蒙文则退出日常使用,但近些年在蒙古国呼吁恢复传统蒙古文的使用。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Θ和Y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ö和ü。传统蒙文有几个音使用相同的字母,如7个元音只用5个字母,o和u,ö和ü,都分别使用同一个字母表示;t和d也没有完全区别开。一些字母连写后容易混淆。部分写法必须死记,给学习、认读造成不便。西里尔字母文字能够清楚地区别这些音,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且字母形体区别较大,各个分开,不易误读。从左向右横写,方便排版和科技文献。但同时也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至于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两个共和国,也经历了类似的文字改革,二三十年代短暂的拉丁化实验后,四十年代迅速改用基立尔字母拼写当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