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2-06 00:14:2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正文共:3814字 6图 预计阅读时间: 10分钟

本材料由文每央根据人教版教材校对,整理。欢迎阅读。

1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2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1)

3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做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做吗?’你回答‘听到了就去做’。我糊涂了,我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使他遇事能够放下包袱;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的令尹,没有显出高兴的脸色;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显出怨恨的脸色。每一次被免官时,一定会把自己做令尹时候的政事告诉继任的令尹。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哪里算得上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抛下这四十匹马到别的国家去。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大臣跟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白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2)

5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若非弟子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据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那就不再次去教他了。”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3)

7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上当受骗;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危险了。”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

【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4)

9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讨好、奉承别人,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孔子:“‘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于人的本性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选修六有教无类原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5)

栏目热文

有教无类全文和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

有教无类全文和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15.39 子曰:“有教无类。”【翻译】孔子说:“人人都教,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解读】正是孔子这种“有教...

2024-02-06 00:22:53查看全文 >>

有教无类原文译文(有教无类原文解析)

有教无类原文译文(有教无类原文解析)

15•39 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孔子的教...

2024-02-06 00:38:35查看全文 >>

大学始教原文及翻译(大学始教原文及翻译注释)

大学始教原文及翻译(大学始教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

2024-02-06 00:52:21查看全文 >>

莫贫于无学全文译文(止学全篇及翻译)

莫贫于无学全文译文(止学全篇及翻译)

蒋士铨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 “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莫苦于无识;莫贱于无守。无学如病瘵,枯竭岂能久; 无友如...

2024-02-06 00:57:18查看全文 >>

宝莲灯的故事内涵(宝莲灯的故事讲的什么)

宝莲灯的故事内涵(宝莲灯的故事讲的什么)

1、杨戬和沉香成才的故事告诉我们:本事都是逼出来的,逼你的人越强大,你练就的本事就越大。说这话的正是这两位高徒的师父玉鼎...

2024-02-06 00:14:28查看全文 >>

有教无类章原文及译文(大学章句序全文及翻译完整)

有教无类章原文及译文(大学章句序全文及翻译完整)

孔子能成为后世学者眼中的至圣先师,与他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有教无类”可以说就是孔子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孔子的这句话也...

2024-02-06 00:25:12查看全文 >>

有教无类古诗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

有教无类古诗文翻译(有教无类原文翻译及注释)

15.39 子曰:“有教无类。”【注释】▲教:教育,教化。▲无类: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不分聪明...

2024-02-06 00:36:30查看全文 >>

读书须有疑原文及翻译(读书须有疑原文注释)

读书须有疑原文及翻译(读书须有疑原文注释)

哈喽~友友们!我是媛来幸福很简单。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第42天,大家一起努力,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正文: 读书,始读,未知有...

2024-02-06 00:44:10查看全文 >>

包粽子六个步骤文字说明(包粽子的方法步骤详细文字)

包粽子六个步骤文字说明(包粽子的方法步骤详细文字)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目前在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各个农贸市场,到处都在卖粽叶、包粽子,卖粽子。节日气氛越来越...

2024-02-06 00:11:19查看全文 >>

一步一步教包粽子文字(包粽子的六个步骤文字介绍)

一步一步教包粽子文字(包粽子的六个步骤文字介绍)

早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粽子的前身——角黍。一张清新自然的粽叶,包裹着不同口味的糯米和馅儿,也包含着故乡的味道。端午节,一...

2024-02-06 00:53:5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