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目睹当时官僚腐败,上书《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弃官归里,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品有《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广陵偶题二首·其一】
岁月隔人去,风尘可自如。
偶然流泪处,翻着旧时书。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秋发庾岭】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
【送客归岳州】
枫隐号蝉急,林开放躭轻。
柳烟眠际稳,江月醉余清。
夜色遥湘渚,秋阴冷岳城。
还怜洞庭水,渔笛与歌声。
【部中鹤】
曲台双白鹤,日赋十餐钱。
良为升合资,留滞江海年。
传呼卿出入,引吭飞舞前。
轩墀看鹤人,时与小翩翾。
凤皇犹可饲,安得羽中仙。
【雨花台所见】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赴帅生梦作】
青云覆嘉林,明月映珠津理绝有连气,况乃在人伦。
历落帅生姿,礼食先一旬。
采撷极玄史,词赋落㻞璘。
我生弱冠余,良游非抚尘。
子为膳部郎,予入南成均。
今上岁丙子,再见集庚辰。
前后各倾展,言笑日温新。
家能造清酒,儿能娱父宾。
昔是新相知,今为旧比邻。
上计边越来,醉我凤城春。
笑谑不下楼,安知谁缙绅。
契阔四五年,流思月相巡。
予满太常秩,子罴思江纶。
日夕梦我归,入门魂魄亲。
交手无别言,但问瘦何因。
冠带即延酌,易我以山巾。
尺寸了不殊,形影若可循。
世人言我汝,同心徒异身。
今看巾帻交,益知头脑匀。
说梦未终竟,报我及城皞。
岁寒冰雪中,松心竹有筠。
三叹此何时,灭没旁人嗔。
眼观一堂内,梦见千里人。
见交等形隔,卧托乃疑神。
素车尚前语,迷途犹见遵。
况我见为人,分明江海滨。
立语卒不尽,且坐留饮醇。
易巾果所宜,梦与形骸真。
盍簪此为契,弹冠安足陈。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与李太虚】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
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
【青阳道中】
溪山云影杏花飘,衫袖凌风酒色销。
数到松杉残日里,春深立马望华桥。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归舟重得达公船】
无情当作有情缘,几夜交芦话不眠。
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送王孔宪越游怀中郎】
赤日行天岂去时,山阴残雪夜何之。
飘花漱石寒如许,曾见袁家五泄诗。
【漫书答唐观察四首·其一】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县寄莲花。
已拚姓字无人识,检点封章得内家。
【饮青来阁即事二绝·其一】
城南烟色远萋萋,高宴城隅日未低。
最是一春撩落处,秋千斜月画楼西。
【吹笙歌送梅禹金】
(感叹龙君扬郡丞、沈君典太史、姜孟颖明府)
紫夹春衣可曾絮?丝竹西州可曾去?
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吴陵署。
从官迫郁有三年,似汝骄奢留几处?
邀欢托宿故言寒,罢酒更衣几愁曙。
新林小妇寄书来,一种风流许君据。
朝落铅华妾自知,夜拂兰帱君不御。
梅生开书欲长跪,托道留连在山水。
即知游子几曾游,自说美人讵知美。
先时拾翠凌阳池,忆汝吹笙出桃李。
天涯此日龙使君,世上何人沈太史。
已觉丛残姜令非,空惊绰约梅生是。
津途变化裁十年,光响消浮只千里。
潮水长看三往还,交态今谁一生死。
何况青眉并皓齿,美酒销忧只如此。
【阮郎归·不经人事意相关】
不经人事意相关,牡丹亭梦残。断肠春色在眉弯,倩谁临远山。
排恨叠,怯衣单,花枝红泪弹。蜀妆晴雨画来难,高唐云影间。
【好事近·帘外雨丝丝】
帘外雨丝丝,浅恨轻愁碎滴。玉骨近来添瘦,趁相思无力。
小虫机杼隐秋窗,黯淡烟纱碧。落尽红灰池面,又西风吹急。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图片为清代画家吴石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