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做一个普通人
大家好,我是紫苏。
最近我突然被这句“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磨练,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的独白而戳中,因此特意去找了原书来读。
读罢感觉书中的李征的心境应该很多人都有,一边自命不凡,一边却又懦弱自卑,既不敢放手一搏去争取,又不甘碌碌无为过一生。
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内心的自负与自卑。
人世艰辛,我们总被生活里的惊涛骇浪磋磨地遍体鳞伤。
而面对这遍体鳞伤后的醒悟,读懂是一场修行,不懂或许才正是一生。
这是日本作家中岛敦在《山月记》中讲过一个故事。
李征,一个天宝年间的进士,年纪轻轻,文采出众,但他也有一个文人的通病:心高气傲,自命不凡。
做了一段时间的官后,他觉得非常无聊,每天重复着单调的日子。上级领导愚蠢世俗,同僚溜须拍马,下属更是一众市侩,充满了铜臭味的,这样的官场环境让他感到压抑,他与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于是他想到了逃离,离开这个污浊的官场,去实现自己诗歌言志的理想。在李征眼中,众人皆是须眉浊物。
终于有一天,他选择辞官回乡,显示自己的高洁。
回到老家后的他开始了避世半隐居的生活,不断地写诗,渴望成名,名留青史。
但是成名又怎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了学识外, 更需要机遇。
李征终日在家呆着,不与外界交流,只知埋头写诗,却不知机遇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需要去争取的。
李征每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看到自己的缺陷,那结果只会陷入深深的自我迷失中无法自拨。可是他仍旧是放不下架子,抹不开面子。
转眼已是数年,人到中年的李征没有任何名作传世。相反他还遇到了更令所有清高人士尴尬的问题:如何活下去?
此时一家人生活窘迫,妻子儿女都等着他养活,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那虚无缥缈的诗人梦,再次东下,做了个地方小官。
曾经追寻的“诗与远方”,终究是黄梁一梦。
细想之下,更像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