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受到排挤的主人公总是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以此来表达自己充满雄心壮志,不甘屈居他人麾下的决心。
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成为如今人们的口头语。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风水轮流转,莫笑他人穷。用来形容世事变化无常,盛衰兴替。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中的“河”指的是哪条河?“河东”、“河西”,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民间之所以传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么一句话,与一本小说有着密切关系。清朝文人吴敬梓撰写过一部针砭时弊,讽刺当时官场环境黑暗的小说,这便是《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由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便流传开来。吴敬梓一生未考中功名,可他是一位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大学问家。
《儒林外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含量极高的一部作品。那既然吴敬梓能说出这番话,必定有其背后的道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中的“河”,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若谈及这句话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黄河的几次改道。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此来赞美黄河的奔放不羁。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穿越黄土高原以及黄淮海大平原,最后注入渤海。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形成了一批氏族部落。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而黄河也被称之为“母亲河”。
但贵为“母亲河”的黄河,脾气似乎不太好。从历史记载来看,黄河曾经有多次决堤、改道。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周定王时期。
《汉书.沟洫志》:“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
从西汉初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文史与地理等相关方面专家,对黄河改道以及决口泛滥次数进行详细探究,最终得出一个较为权威数据。
2000多年来,黄河曾出现1593次决口泛滥,26次较大的改道,还有影响巨大的6次黄河大迁徙。《汉书》所记载的周定王五年那次黄河改道,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之所以黄河会经常决口泛滥,损坏百姓房屋田地,主要就因为封建时期,治河技术相对落后。
众所周知,黄河含沙量极高,且蜿蜒东流,经过黄土高原时,会冲下大量泥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就是黄河内含沙量极高的真实写照。
大家想想,黄河每一次经过黄土高原,注入渤海,就会从中上游冲刷出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便堆积在下游河道,以至于下游河床被不断抬高。
古人治水讲究“堵”,而不是“疏”。眼看黄河河床不断提高,古人就会不断加筑河堤高度。长此以往,黄河河床高度超过两岸城市,遇上暴雨汛期,奔流而下的河水,夹杂着大量泥沙,便会彻底冲垮堤坝。
按照古人的基建条件,即使在黄河两岸修建用于疏通河流的堤坝,也不能完全解决黄河内含沙量极高的问题。水流会带走一部分沙土,注入渤海,依旧有大量泥沙,拘泥于下流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