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西晋为何短命(西晋灭亡原因揭秘)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3-23 02:49:1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北京晚报 | 作者 吴越

西晋为何短命,西晋灭亡原因揭秘(1)

《西晋五十年:266至317年历史现象考述》季社建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第一句。放到三国这段历史中,合久必分的“合”是东汉王朝,分久必合的“合”则是西晋王朝。然而好不容易经历汉末战乱的百姓终于盼来了太平,迎来的却是个只有五十来年国运的短命王朝。西晋相比较其他的统一王朝,知名度差,历史评价也非常差,留下的历史痕迹也相对较少。待后人提起西晋时,总会说到得国不正、一代妖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等历史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高度概括了西晋的历史政治,却也抹去了更多的细节,甚至逐渐产生了误解。

西晋王朝作为一个短命王朝,上结束三国乱世,下开始漫长的南北分裂对峙的时代。司马家能够完成统一的基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至少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并平衡了社会力量。同时它的衰亡,也显示出了西晋王朝遗留的问题以及统治集团的局限。有时候国祚百余年的王朝,厘清兴衰治乱并不容易,有太多的周边要素迷惑着人们,而如西晋般建制完整的短命王朝,或许可以让人们简单明了地了解王朝成败与兴衰规律。

文史作家季社建的《西晋五十年:266至317年历史现象考述》,是少有的以西晋王朝兴衰为研究对象的历史普及书。书中集中于政治史叙事,着重梳理西晋年间的政治现象和政治变动,解读统治者的谋略和政治势力的消长,对司马氏发家、西晋立国、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进行了解析。人们对于西晋这个短命王朝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些习以为常的谬误,在书中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力图使人们多视角多角度地看待这段历史。

西晋这段历史,历代史家评价都不高,而且不光不高,甚至作为西晋历史最重要的历史来源的《晋书》,也遭到了不少史家的批判。作为唐朝官修的史书,南北朝时期私修史书之风与修史者个人品德的下滑,再加之文学虚构的加工,这使得西晋这段历史迷雾重重。唐太宗修史这一行为本身的用意,主观意识上使得《晋书》故事性强说教意味浓厚,这也对后世研究产生了误导。很多人对于西晋的兴衰国运判定在是否选对继承人这种误区上,这使得人物与故事情节取代了人们认识这段历史的叙事方法,这也让很多亮点埋藏在一扫而过的故事与概念之中。

西晋王朝给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一定要数八王之乱了,就如同《东周列国志》一样,八王之乱用人物串联起了西晋的整个动乱时代,这种方便好记的叙事逻辑,避免了人们对于事件、时间、地点的混乱,如同唱戏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登场下场。

“八王之乱”的概念出自《晋书》:“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故序而论之,总为其传云耳。”这种叙事从武帝身死到司马颙被*为止,前后共乱了十五年之久。但实际上这十五年并非都在动乱之中,其实加起来八王之乱也就乱了六年,其间有九年都是皇后贾南风摄政的太平岁月,西晋的乱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持久。

书中将八王之乱分成了三个段落。

段落一:贾南风谋权、宗王为“用”。这主要是武帝死后外戚杨氏企图夺权,而同样是外戚的贾氏不甘心大权旁落,引发出了杨、贾两家的夺权大战,而司马家的司马亮、司马玮则成为外戚争权的棋子。

段落二:司马伦夺权、宗亲共讨。因为贾南风与太子的权力争夺引发了朝内的动荡,而实力派司马伦借机入主,并窃取皇位引发司马家的内乱。

段落三:朝局失序、五王混战。从这时开始八王之乱不再局限于宫廷朝堂中,藩王开始参与其中,大规模动员一波接一波,导致西晋争权由上至下地卷入战争与内乱中,西晋的统治权威也从这时开始失效。

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乱可以说从第三段才开始,在前两段时,外戚、宗亲、朝臣是需要联合保持平衡的,而到了第三段,谁有兵谁就是王,谁更狠谁就坐大,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丛林法则”。而且到了第三段,正统、权威什么的都没人当回事了,各种势力随便编个理由就能“奉旨讨贼”,司马家作为皇室的权威已经被消解了,这些其实都埋藏在八王之乱的叙事之中,只不过仅从故事层面看,不一定能看清这些制度上与心理上的变化。

书中细数这种叙事方式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太宰司马亮一直属于能力欠佳的软弱大臣,即使遭到了司马玮的围捕,危急关头他甚至没有以忠于自己的士兵反抗,反而束手就擒,这样的人无法称为“乱”,可在八王之乱中他被认为是首乱之一。与司马亮相比,淮南王司马允以矫诏为由率兵围捕司马伦,而八王的叙事中他也逐渐“隐身”了。还有司马繇在武帝死后诛*“三杨”,并率兵*死杨骏,欲霸朝政,滥行诛赏,挟私报复,擅*无辜,甚至密谋废掉贾南风,最后遭到流放,这样在早期兴风作浪的人却没有进入到八王之列,可见这种叙事并非视一种标准而定。大胆设想似乎八王就如同八宗罪一样,每个人身上的弱点或者缺点导致的失败才是史书上所说的重点。

书中不只是解析西晋的历史,还在其中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判断史料的价值改变思维习惯。书中利用情报学的某些技术,尽可能地消除记载中类似情报“欺诈—变形”的误导,按照逻辑反演,依照“对象假设—证据验证”进行研判,避免分析中的主观猜测和心理影响。比如,晋武帝立弱智太子司马衷为继承人,这是不是西晋早亡的主要原因?带着疑问去反演,汉朝那么多无能的幼帝少帝被外戚架空夺权,但汉朝为什么得以延续。利用这些思考方法,可以使我们破除某种叙事带来的陷阱,避免被绕进去进入简单的故事逻辑中。

,

栏目热文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西晋灭亡的真实经历)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西晋灭亡的真实经历)

西晋从公元266年创建到公元316年灭亡,前后仅50年时间。如果从公元280年统一全国开始算起的话则只有30多年时间。因...

2024-03-23 03:17:25查看全文 >>

西晋为什么没有短命王朝(西晋是经历了二世而亡的王朝吗)

西晋为什么没有短命王朝(西晋是经历了二世而亡的王朝吗)

感谢遇见,在阅读本文之前,您不妨动动手指右上方点个关注,以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毕竟错过这一次,不知下次何时再遇见公元28...

2024-03-23 03:17:53查看全文 >>

西晋作为大一统王朝为什么短命(西晋怎么被灭亡的)

西晋作为大一统王朝为什么短命(西晋怎么被灭亡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

2024-03-23 02:56:37查看全文 >>

西晋如何灭亡(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

西晋如何灭亡(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

洛阳方面,饥困日甚。东海王、太傅司马越遣使以羽檄征天下兵入援京师,但响应者寥寥。每有使者临行,晋怀帝都亲自面见,可怜兮兮...

2024-03-23 03:20:41查看全文 >>

两晋皇帝世系一览表(两晋南北朝皇帝实力排名)

两晋皇帝世系一览表(两晋南北朝皇帝实力排名)

(手机请横屏观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与之前的汉朝、之后的宋朝一样,都断成两截。前期的西晋是统一政权,后期...

2024-03-23 03:13:23查看全文 >>

西晋为什么存在的时间短(为什么西晋会短命呢)

西晋为什么存在的时间短(为什么西晋会短命呢)

西晋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隐患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危机就是这样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当初司马氏几代人苦...

2024-03-23 03:06:02查看全文 >>

西晋为何那么耻辱(为什么西晋可以活百年)

西晋为何那么耻辱(为什么西晋可以活百年)

咱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它自己的特征,有的朝代人多,有的朝代君主在位时间长,但是今天小编讲的这个朝代,在历史上非常...

2024-03-23 03:14:21查看全文 >>

汉朝帝王对话完整(汉朝帝王对话1-10集)

汉朝帝王对话完整(汉朝帝王对话1-10集)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如果再...

2024-03-23 03:24:29查看全文 >>

汉朝帝王对话完整版(汉朝皇帝对话全集完整版)

汉朝帝王对话完整版(汉朝皇帝对话全集完整版)

汉高祖刘邦:闲着也是闲着,大家都聊聊自己的在位政绩呗,我看看哪位是败家子,我要他好看。汉惠帝刘盈:老爸,我在位七年,虽然...

2024-03-23 03:17:19查看全文 >>

汉朝帝王对话10(汉朝皇帝对话第二季)

汉朝帝王对话10(汉朝皇帝对话第二季)

西汉王朝是一个外戚政治力量非常强大的王朝,我们来看看汉高祖刘邦:按第3集大家说的,我老婆(吕后)应该是咱大汉最猛的吧?还...

2024-03-23 03:00:1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