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主要以朗读为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朗读基调,把握重音和停连。所以反复朗读是第一课时安排的主要任务,尤其是重音的把握,可结合注释理解,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去体会,以情托声。
一、基础知识
1、学生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之一,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0余种,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强调字音:
“卖弄”“帐篷”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要求学生在标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课下注释如“酝酿”“窠巢”“宛转”要掌握。
多音字“弄”“薄”“晕”“和”也需随文讲解中予以强调。
二、理清思路
从小学作文写作的三段式入手,凤头,猪肚,豹尾,引发让学生简单的给文章找出层次感来,依次是: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颂春。
本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梳理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强行分段,而是是将学生对于课文的赏析与自己的写作联系起来,给学生在课文学习与写作之间搭建桥梁,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孩子们有文可仿,有法可依。
三、花样朗读
1、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句中“润”“涨”“红”这些动词要重读,让学生朗读,在对比中体会)
2、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停顿,用“v”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
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例如: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句中逗号处都要连接)
3.运用重音停连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运用重音停连技巧,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对春天的喜爱及赞美。
美文的赏析贵在“读”,它美在语言,美在结构,美在情感,所以不论老师怎么去讲解语评析,都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去感受,获得自己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