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一场冬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棂。静谧的山谷,在夜雨中,更显得分外冷清。此刻,倚窗执盏香茗。心平气和地听着雨声,溅响池塘里点点水泛,也是一种心境和别样的体验。
古人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上。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三种状态,三种心境,三种感悟,各为不同。对于我而言之,孤居山隅,夜深人静之时,实乃感叹颇多!少时贪欢于旧居青石板小巷雨中,是为天性。年轻时流连于一蓑江南烟雨中,乃为迷恋浪漫之气。而今,在初冬的夜雨中,实是有几许的感怀之味。窗外下着的细雨,其实则是为折射内心深层的心雨。
于此时飘飘洒洒的雨声中,我只能梦回雨巷,梦回曾经。那些年月虽不富有,但也足够回味。
有多少个雨天,我独自把伞,徜徉在雨中,在幽深的巷中嬉戏。更是细雨缠绵之中,常常湿透了衣衫,却忘了时间的节点。无数个少年印象中的冬夜里,很多时候也下着绵缠的淫雨。父亲,常常在挥毫之余,撑着把打补丁的黄油伞。从府庙街巷那边,带回几碗热腾腾的馄饨。那种温暖与留在舌尖上的回味,至今也无法忘怀。长大了些青春懵懂了。也学着附庸风雅,弹起了吉他弄起了诗。当时,我们也有自己组织的文学社团,美名其曰:“雨巷深深。”自己蜡纸油印刊物,弄的东西,也大多和江南雨有关。记得,我当年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你的回眸/隐在一帘烟雨中/我不拒绝丁香花的幽香/更渴望雨沾青石板的歌唱……”后来,志同道合者,也都有了各自的人生规迹。有的仍走在文学的路上并有所成就;有的星散各地,乃至于大洋彼岸。但几许的眷恋和回忆,还是会停留在那条幽深的雨巷里!
而我进山工作也十多年了,虽然,离开城市的繁华,但收获的更多是,青山霞映,山泉潺潺流动的韵律。更特别的是,在于夜的静处中,有种情绪在你内心慢慢地生长着。那全是萦回于一盏香茗里的,随着漫洒的雨丝浮浮沉沉地泛起的回忆。还是要说那个江南小城,还是要说那条青石板小巷,以及那些存留于今的依稀的河埠头的橹声悠悠。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感怀江南小雨的情结,是浸入我的骨髓里的。
戴望舒的《雨巷》中的丁香花儿,时不时会在我的夜雨中,弥漫着芬芳。“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的雨巷是浪漫和充满想象的诗意。对我而言,雨巷在人生的记忆里,却也多了些悲戚之感。
那年也是丁香花开放的时节,也是一个雨天。我和一个雨巷女孩的爱恋故事,却被一场车祸,无情地打断了美丽的进程。她走的那天,雨下得很大。以至于多少年后的前年,当我重拾旧忆,写成已发表杂志的散文《飘零的丁香花》时。目光所及的字里行间,仍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往昔不复返。历经流年,我经历了许多,挫折了也很多。在时间的流逝中,我淡然地在雨中沉入旧忆,非是本性多愁善感。而是,在今夜雨霏冬寒的氛围里。不由自主地生发一种,对留存在旧忆中,美好片段的种种不舍。可能也不可避免,带几分忧怨。李煜词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就是我此时的心境。冬时夜雨,予人于多愁,予人于凄婉,更予人于独寂时的伤怀。然而人之一生,总有几多坎坷与波折。不学李清照:“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活的洒脱一些,快乐一些,乃为平生所愿。如苏轼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初冬的雨,仍在淅沥。掀帘推窗而聆,任夜雨敲打着我的无眠。犹自把盏香茗,隔窗听风听雨。我想听出这雨夜里,江南丝竹的吴歌声声,在一夕夜雨中的几分诗情的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