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至今已有70年。在此战中,志愿军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之敌激烈对峙、寸土必争、持久抗衡,最终取得胜利。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标志性战役。有人评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因此,揭示上甘岭战役的制胜机理,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战,志愿军正确贯彻中共中央“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采用高超灵活的指挥艺术,统筹整合作战诸要素以发挥其制胜作用。
开展思想精神层面政治动员
残酷性、惨烈性、艰苦性是上甘岭战役的突出特征,对作战双方是重大考验,我军适时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突显思想精神比拼中的制胜优势。在战役开始前,我军政治工作围绕“备战”展开。一方面通过宣传胜利,进一步强化了官兵积极防御思想。另一方面进行粉碎敌“秋季攻势”的政治动员:将战斗动员与战术教育、气节教育以及具体的组织准备、物资准备结合起来,特别强调“发扬硬骨头精神”等,使动员更有力量。通过开展政治工作,增强了部队积极防御作战的思想和保卫阵地的决心。
在坚守表面阵地、与敌反复争夺阶段,政治工作以“争夺、保卫阵地”为着力点,适时提出“保卫祖国、保卫我们阵地之家!”等鼓动口号,强化官兵保卫阵地的决心。在坚守坑道、准备反击阶段,政治工作围绕着“守住坑道”这个关键展开,使坚守坑道部队从组织上、思想上统一起来,鼓舞了坚守到底的思想斗志,树立了收复阵地的决心,保住了坑道这一关键阵地。在实施决定性反击与巩固阵地阶段,政治工作根据“反击”任务推进。教育部队充分认识必须夺回阵地、巩固阵地,彻底粉碎敌人进攻的意义,号召发扬英勇、顽强、沉着、机智的战斗作风,树立攻必克、守必固的思想。综上,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制胜机理之一,即是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渗入战役全过程并紧贴各阶段作战需要,来强化官兵积极防御作战思想,激发官兵誓死坚守的战斗精神,使官兵在思想精神层面形成强大战斗力,以弥补与敌武器装备的差距,形成决胜的非对称优势,突破敌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克敌制胜。
奠定坑道防御坚守作战基础
上甘岭战役首先是一场坚守防御战,制胜之道首在“防”,防得住才能打得赢。而“防”的基础在于有牢固的工事作为依托,志愿军依据战场环境构筑了以坑道为主的防御工事。一方面,构筑牢固的坑道工事。志愿军在两个高地构筑坑道,还有坑道式厨房、厕所、弹药掩蔽部、防炮洞。借此工事可屯兵屯粮屯弹;可以成为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脚下的“定时炸弹”;可利用坑道进行持久斗争,不断疲惫、消耗和拖住敌人;可将坑道作为反击的冲击出发地,借此最终恢复阵地。坑道成为阵地防御体系的核心,成为志愿军一系列战术行动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志愿军坑道防御最终演变为消耗敌人的“无底洞”。另一方面,志愿军不断构筑和抢修表面阵地工事。在战役开始前,已在两个高地构筑了明暗火力点、堑壕、交通壕;战役开始后,虽因敌火力猛烈而基本被毁,但也利用残存和继续构筑表面工事,减少了伤亡,大量*伤了敌人。
综上,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制胜机理之一,即是抓住“防御作战”首在“防”的特性,构筑了以坑道为骨*防御工事,使得攻守有依托,且增强了志愿军的防守韧性,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创造了首要条件,打下了制胜强敌的基础。
强化火炮后勤整体制胜优势
上甘岭战役中,山地攻防的特性决定了火炮的远程攻击不可或缺;而残酷持久的坚守特性,则决定了充分的后勤供应不可或缺,这两个因素对于上甘岭坚守防御作战之取胜尤为关键和迫切。
一方面,善用火炮,将火炮装备劣势转变为火力进攻优势。一是有重点地使用火炮。主要打敌步兵,基本上不与敌人炮战,如需要压制个别危害极大之敌炮,则以少数火炮有准备地给以短促、突然的射击。二是灵活使用火炮。将山、野、榴、高和团属火炮,尽可能地集中,统一组织起来,按其性能区分为直协炮群和远战炮群,明确射击任务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密切步炮协同,及时支援步兵作战。运用上述方法,志愿军在现有装备条件下,做到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争取火力优势,使敌人炮火短时间内失去作用或削弱作用,达成制胜目的。另一方面,强化后勤,为制胜强敌提供坚强后盾。一是纵深梯次地部署后勤力量,建立了一个以兵站运输网和通信联络网为核心的“网状”保障体系,保障了整个战役后方指挥和力量的统一调度。二是根据战况及时调整和调动后方力量,保障主要防御方向,摆脱被动、掌握主动。三是多措并举:供应与运输相结合;接力倒运,各种运力相结合;前运后送相结合,实行包运责任制以提高运输效率。四是防打结合,积极开展后方对敌斗争,特别是解决运输难题,巩固后勤保障的执行能力。五是开展群众性的自救互救,逐级加强救护力量,适当扩大各级收治能力。上述工作层层相扣、严密开展,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综上,战役中志愿军抓住主要矛盾即火炮与后勤两个关键要素,从火力上增强进攻能力,从补给上增强防御能力,两方面结合,从而形成制胜强敌的整体能力。
提升系统战法克敌制胜水平
实战中,志愿军针对上甘岭战场环境和敌我具体情况,创造并运用了依托坑道、反复争夺的系统战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其一,坚守表面阵地是大量*伤敌人的重要手段。其基本战术是小、近、狠、快。“小”,即以少数兵力坚守阵地,主力屯于附近坑道内,根据敌人攻击兵力、战斗情况、我之伤亡,边打边补。“近”,即与敌人打近战,将敌人引到最便于发挥我方短促火力优势的近距离,发挥近战威力歼敌。“狠”,即对进攻之敌不是将其击溃,而是要将其歼灭。“快”,即适时快速跃出坑道,打完快速退回坑道,迎接敌人再次冲击。
其二,坚持坑道斗争是与敌争夺的重要条件。志愿军将坑道内的人员编成多个战斗小组,轮流值班坚守,以冷枪冷炮和班小组规模出击粉碎敌人对坑道口的破坏、围攻和封锁,并将战斗推向坑道外直至敌所占表面阵地上,确保坑道安全并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纵深发展进攻。当然,还要坑道外的积极支援配合,主要依靠纵深力量给以战斗和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其三,适时反击是恢复阵地、稳定防御的有效手段。志愿军灵活运用不同的反击方式,有时依托前沿坑道,有时依托纵深阵地,有时组织坑道内和纵深力量配合实施反击。同时,充分发挥其小炮数量多,操作、发射、撤收、转移快的特点,适时组织小反、近反和快反,做到前后协调、内外配合,步炮协同,短促突击,不反则已,反则必歼,反则必胜。
综上,上甘岭战役创造了适合战场形势变化和自身特点的系统战法,即将坚守表面阵地、坚持坑道斗争、适时反击三者紧密结合,有守有反,灵活运用,从而科学有效地整合了各战斗要素,使得攻防实战水平得以提升,以克敌制胜。因此说,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既是上述制胜路径分别作用的结果,更是其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通过开展政治工作、构筑防御工事、运用系统战法、抓住关键要素,开辟了一条符合坚守防御作战特点规律、符合志愿军实际情况的制胜之路。
今天的战争虽已迈入智能化时代,但上甘岭战役所揭示的人民军队坚守防御作战的一般制胜机理仍为未来防御作战提供了“历史”借鉴,也为学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军事思维。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