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在温差较大时有较为复杂的温差效应问题,温差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较大,值得施工人员关注。我们总结了混凝土工程中需要注意的4个与温差相关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温差计算目前国内外尚未能给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差收缩效应的合理解释,也未能充分利用有限元计算的优势。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的温差收缩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温度应力分布的规律及数值。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效地解决温差收缩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超大、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了考虑温差收缩效应外,还应注意邻接介质对混凝土的温差影响。邻接介质指混凝土表面接触的模板、相邻结构、土壤、水或大气等。混凝土与邻接介质温差指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接触的这些介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也可理解为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最大温差,因为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所接触的介质温度相同。
混凝土浇筑预拌混凝土按斜面推法连续浇筑时,为确保不受温差影响,混凝土监测时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现场硅配合比报告以及施工气候(9~20℃),采用3D-TFEP程序对硅底板的施工期及养护期的温度分布随龄期增长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硅温度最高值及温差最大值出现时间及出现位置。
(2)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在整块底板埋入23根测杆,每根沿板厚方向设5个测点,硅外部设气温测点2个,养护水温测点1个,保温材料温度测量点2个,总计120个测点平面布置图少。为保证所有测点有效可靠,避免因施工操作致使测点遭受破坏,另设120个备用测点。
(3)测试仪表及数据处理设备为:铜一康铜热电偶,7V08数据采集仪及打印设备,标准玻璃温度计,DS-419直流数字电压表。所有仪器仪表均经计量部门校检合格,并在校检有效期内。
(4)为确保埋入硅内部的热电偶在施工中不被破坏,防止地下水渗透,热电偶应加套管保护。套管固定在钢筋上,并在套管引孔上加止水环,并用防水胶密封。
成品保护(1)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连锁反应一、钢筋工程
为了防止温差较大,应设置温度筋作为防裂措施。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在板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0%,间距也不宜大于200mm。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配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同时一般在双柱或者多柱之间表面时也设置。
二、模板工程
(1)为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质量,必要时可使用带透水衬里的模板。混凝土养护期间,当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宜采用保温模板。
(2)模板、支(拱)架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以及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