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9日,微博账号“私募冠军叶飞直说”向中源家居(603709.SH)董事长和董秘公开讨债,此后,叶飞长时段占领证券媒体版面。隐秘的“市值管理黑幕”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逐渐被推到聚光灯下。
“坐庄操纵股价并不是新鲜事,不过像这样放在网上说是头一次见。”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钛媒体App如此感慨。
叶飞究竟做了什么?简言之,这位曾经的私募大佬通过连续上百条微博,描述了一出“私募资金联合上市公司哄抬股价”的密辛。之所以叶飞愿意扮演“污点证人”的角色,据其表述,是由于自己在一次充当“市值管理”中介时,被操盘方欺骗,迫不得已,开撕股市坐庄黑幕。
这块黑幕背后,裹挟着十多家上市公司,也疑似存在证券公司甚至公募基金的内部人参与。
处于风口浪尖的中源家居经历连续大跌,不过,中源家居不但否认了叶飞的全部指控,同时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截至目前,被点名的上市公司已经增至11家,参与接盘的券商资管也逐渐浮出水面,叶飞仍活跃在微博继续爆料。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回复关注函,否认参与“市值管理”事宜;另有部分上市公司则发布了延期回复的公告。
监管方也已进场,5月16日晚,证监会称,针对上述事件,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证监会表示,操纵市场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必须坚决铲除这类市场“毒瘤”。
二级市场由此引发蝴蝶效应,因为小市值公司流通市值太小,股价相对容易被操控,资金纷纷从小市值公司出逃引发跟风下跌。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已有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启动了内部自查,一位私募基金人士透露,“叶飞爆料后,公司内部临时开展了一次合规培训。”
叶飞事件酝酿至今,有一些网友认为其是揭穿“皇帝新衣”的英雄。但早在2015年9月18日,叶飞就曾因涉嫌操纵“信威集团”、“晋西车轴”、“江淮汽车”、“奥特迅”、“中青宝”等5支股票价格,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991.37万元罚款,共计约2600余万元。
5月18日,叶飞及其关联公司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等已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720万元。截至目前,叶飞及其公司被执行数额超836万元 。
扮演“污点证人”,叶飞或许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前镰刀割韭菜,现在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这出大戏的源头,要从中源家居说起。
中源家居成立于2001年,2018年2月登陆上交所,主要从事沙发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实控人为曹勇和胡林福。从2019年至今,该股出现过4次*行情,且在*行情出现之前,中源家居无一例外地出现过大幅上涨。
从基本面上看,中源家居并无任何亮眼之处。
2014到2018年,公司净利润逐年上升,但2019年突然暴降60%。2020年,其净利润增长24%,但仍不及2018年的一半。正是在如此业绩之下,中源家居经历了4轮暴涨*行情。由此,中源家居也被媒体成为“A股第一*猪盘”。
中源家具股价“过山车”
叶飞的故事则要从今年3月说起。3月某天,申万宏源某营业部刘鹏找到叶飞参与中源家居的操盘计划。
具体内容是,一个“操盘方”计划让中源家居股价一两个月内涨30%到40%,正在找资金代持中源家居的股票,代持费用优厚,资金方1000万可以获得65万元的好处费。
叶飞表示,盘方之所以找资金代持,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资金不够用。这样的模式随处可见,对于老手刘鹏和叶飞来说也没想太多,但这次却出事了。根据叶飞的描述,本来类似交易的标准流程是这样的:
盘方(也就是提供资金的平台方)先拿出相当于代持规模一个百分点的资金,通过中间人传递给代持方,作为定金。拿到定金的代持方与中间方们在酒店房间里会和,房间里放着操盘方承诺支付的余下费用。
约定的代持买入日,通常为中证登公司向上市公司下发*名册的前一天。当天,中间人们看着代持方执行约定好的买入操作,第二天,中证登公司给上市公司下发*名册,盘方查看名册确认代持方履约了,告知中间人,酒店内,中间人拿走中间费,代持方拿走代持费。
而由于刘鹏多次强调信得过,叶飞在收了不到定金的10%后,就开始找下家准备买入,当时叶飞联系了民生证券和天风证券各买1500万。
“一开始说的是由接盘方锁仓代持、保底、给保证金,盘方拉升30%以上,结果不仅不是锁仓,还直接出货给了接盘方,也没有付保底的保证金。”叶飞在微博中披露。
结果,交易当天就发生了意外情况。
3月31日,中源家居在高开约5%的情况下,盘中一度跌停,最终收跌8.82%。最终公募基金方面因为中源家居盘中跌停没有买入;民生证券买入1543万,此后两个交易日,该股又连续跌停,导致大笔损失,出于机构风控要求,民生证券最终平仓止损;天风证券方则没有买入。从一季度末中源家居前十大*看,民生证券在列。
4月1日,上述券商资管内部人士还没拿到尾款。当天,叶飞开始替下家追尾款。叶飞、刘鹏和盘方蒲菲迪等人见面发生冲突,甚至闹到报警。
警局中,蒲菲迪表示愿意一周之内支付尾款,但一个月过去后,在仍未收到尾款的代持方催促下,叶飞最终选择将此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
总结一下该事件的经过:
中源家居找到某中介进行“市值管理”,该中介转包给叶飞,后叶飞又再转包和分包给某些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购买公司股票。不料买入后,股价并未如预期般上涨(可能存在市场行情影响或者资金量不够大等各种原因),反而下跌,使得接盘方出现较大损失。
随后,叶飞的上游中介赖账不付尾款,叶飞同时遭受了股价下跌(叶飞需向下游承担责任)和上游违约的双重影响。故而其才选择微博自曝。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均来自于叶飞的微博表述。
作为事件的其他关联方,天风证券和民生证券均已表态未进行或者参与所谓“市值管理”,中源家居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叶飞的上家——申万宏源证券青岛营业部尚未就此事发出任何回应。
不过,无论事实如何,一场关于上市公司操纵市场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钛媒体App感叹,“以前是镰刀割韭菜,现在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进化版“老鼠仓”
5月18日,叶飞在微博上更进一步爆料了上市公司与公募基金进行“市值管理”两类模式。
一种是盘方与公募基金经理合谋拉升股价,盘方给公募基金经理私下返3%—5%的费用;
另外一种类似“老鼠仓”。具体来说,公募基金经理先将股票池卖出来,盘方在股票池挑选好以后,盘方先买,比如说盘方买了3亿元,然后其中拿出3000万元的市值作为帮公募基金经理买的;接下来,公募基金负责拉升,盘方每赚10%就提现给公募基金经理。
与此前常规的“老鼠仓”不同的是,叶飞此次透露的是盘方用的是自己的资金建仓,而以往通常是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叶飞并没有针对上述爆料提供证据。
对于叶飞的这一爆料,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钛媒体表示,“老鼠仓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近两年发生的概率比较低。”
上述基金经理介绍,交易所和证监会近两年的监管技术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其部署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是“领先市场好几个时代的系统”,像老鼠仓模式“只要你敢干,交易所基本都能抓出来。”
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人士向钛媒体App透露,相对于传统老鼠仓,叶飞提到的模式是盘方表面上进行正常交易,从交易数据上比较难以发现与公募基金的背后关系。
上述人士提到,如果此类情况确实存在,“会动摇公募基金行业的客户信任根基,影响非常恶劣。”
叶飞此次爆料后,不少公募基金公司表示已经展开自查。有基金公司表示,对持仓集中、仓位较高的产品进行了重点检查,对于爆料中所涉及的相关个股进行了摸排。
升级版的老鼠仓首先冲击的是中小市值上市公司。
按照公募基金著名的“双十原则”: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上述公募基金人士透露,出于合规考量,很多公募基金内部会对个股持仓进行进一步的限制,比如达到某一比例就需要更高权限。
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老鼠仓玩家只能用较少的资金撬动股价,成交不活跃的小盘股就势必成为其目标。
同时,对于中小市值企业而言,其进行所谓的“市值管理”动机更强烈,也更易操作。而在叶飞举报的这些企业中,正是中小市值上市公司(100亿市值以下)确实占了绝大部分。
这样一来,叶飞的爆料不仅使得点名公司股价*,还连累中小市值板块公司股票普遍出现下跌。其中市值60亿元的东方时尚(603377.SH)股价从5月17日开始,4个交易日*31%。
叶飞何人?
叶飞的偶像是号称“私募之王”的徐翔。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叶飞携2万元踏入A股,2003年进军私募投资,2007年获得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第一名,并担任CCTV-证券资讯频道长期特约财经证券讲师。2010年,叶飞自己的私募公司——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叶飞简介,来源:其私募公司官网
“叶飞的成名是在2015年。”一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
当年,凭借旗下“倚天雅莉3号基金”351%的收益——大幅超越其偶像徐翔的147%,被机构评为阳光私募基金股票策略组上半年度冠军。
虽然随后股灾来临,叶飞的产品净值在接近腰斩之后,迅速重新反弹至3.24元,最终以超200%的收益拿下了股票私募年度亚军,一举名震江湖。
据当时媒体报道,叶飞的操作风格属于典型的快进快出型,他曾公开表示其股票持仓一般不会超过5个交易日,除非特别看好才会持有10天至15天。
誉谤相随。2015年6月,据《扬子晚报》报道,叶飞曾担任浙江某大学EMBA总裁班“股票特训班”讲师,但跟随他上课的23名EMBA学员却巨亏逾亿元。
据相关学员介绍,叶飞的课门槛并不低。如果要参加的话,500到1000万元的资金,“培训费”是15万元;1000万元以上,“培训费”是29.8万元。事后统计,20多个人,总资金量达到2.5亿至3亿元。
3个月后,叶飞被证监会认定操纵市场。
证监会称,叶飞于2015年5月13日至6月30日集中资金优势在尾盘阶段买入信威集团、晋西车轴、江淮汽车、奥特迅、中青宝等5只股票,影响相关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继而反向卖出,获利663.79万元。证监会没收叶飞违法所得,并处以1991.37万元罚款,总共约2600余万元。
叶飞此前在微信朋友圈也一再提到中青宝等标的资产*等情况。总裁班的学员由此怀疑,这是叶飞吸引他们的资金进场,自己赚差价。
2019年5月24日,曾经荣登2015年“私募亚军”宝座的倚天投资,出现在被中基协注销的失联私募名单中。
同年,一名江苏房地产商将叶飞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近2.7亿元。最后法院判决,要求叶飞赔偿原告2.224亿元。代人理财,3.05亿元进场,最后仅剩余2700万的操盘。至此,叶飞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多次遭到限制高消费的处罚。
此前两年,叶飞的偶像——“私募之王”徐翔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犯罪,被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
市值管理or股价管理
在叶飞的爆料中,“坐庄操纵股价”与“市值管理”成了同义词。“市值管理”这一原本较为冷门的专业词汇由此走红。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九条”,首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着眼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重构与创造,实现内在价值的组织机制的保障。
关于市值管理,一般而言,它指的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有意识和主动地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一个典型方式是,如果股价已低于每股净资产,上市公司认为股价过低,即可以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提振股价,进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但在实际操作中,市值管理却逐渐等价于股价管理,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方合作操纵股价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表述。
总结一下叶飞式的“市值管理”,其可能产生的利益是巨大的,而需求方和各类中介一般也会私下协商如何分配不合法利益;与此同时,其风险也是巨大的,在这个链条中,如果出现资金量不够、交易过程受阻等情况,很有可能导致“市值管理”的失败。
同时,上游的“信用”问题,显然也会直接影响下游是否可以实现被许诺的利益。
在法律上,此种所谓的“市值管理”,其实是操纵证券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方的约定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案发,各方都会被处罚,且追缴违法所得。侥幸没有案发的,靠的是“盗亦有道”的江湖信义。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教授李国平则对钛媒体App表示,高管回购股票等市值管理手段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大张旗鼓鼓励市值管理很容易产生问题”。在他看来,A股市场的市值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配套措施,尤其“坐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打击,而非仅仅进行‘罚酒三杯’式的监管。”
李国平提到了一则证券监管史上的著名案例:
2002年,有美国“家政女王”之称的斯图尔特,因涉嫌对生物技术制药商股票进行内幕交易被起诉——在该公司宣布一个抗癌药物未获批准而股价大跌之前,斯图尔特根据内幕信息抛售,获利5万美元。2004年,斯图尔特因涉嫌内幕交易并妨碍司法被判处5个月监禁;此后又支付19.5万美元罚金,了结了内幕交易民事官司。
区区5万美元的获利,换来的代价是近20万美元的罚金以及5个月监禁。
相较之下,长期以来,A股却一直处于信披造假“60万顶格处罚”的时代,直至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才宣告废除这一明显偏低的处罚红线——康美药业虚构了高达887亿元的货币资金,公司层面收获的仍是60万元“顶格罚款”。
而针对操纵证券市场,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缪律师向钛媒体App表示,
“按照《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操纵证券市场的,责令依法处理其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操纵证券市场的,还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该条规定明确了各“市值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各责任主体可以对号入座。
此外,叶飞及其上下游还面临潜在的刑事责任风险。自叶飞爆料以来,有消息称其已被中源家居以诽谤罪为由向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公安局报警。但叶飞可能即将面临的控告,远远不是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诽谤罪那么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关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规定,叶飞和他的上下游们可能还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