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读名校。——李诞
据说李诞上学的时候成绩很不错,考一所名校是完全有机会的。可当时他太自傲了,他觉得课本上的知识都没什么难度,也没什么用。对以后的人生,他想的是在家里喝着三块钱一瓶的啤酒,浑浑噩噩的度过余生。而且他说:“三块钱一瓶的啤酒也很好喝。”最终他去了“华南农业大学”,之后他在《十三邀》和北大毕业生许知远说:“我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名校。”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诞总”那是风生水起了,似乎不上名校也没什么所谓。还有很多人说,现在的毕业生,不是你学什么就一定要去做什么。所以大家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只要上个大学拿个文凭就可以了,可以不去管专业,无所谓学了什么。可是这样的“诞总”还是后悔当年没有努力去读名校,因为名校的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找工作的机会一定不一样。
别用小概率事件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曾经有一个学生,每次给他上课我都要花一半的时间和他聊天。因为如果上来就给他讲知识点,他一会就烦了。有时候我也会因为他的学习态度痛心疾首,不学习你有什么出路啊?孩子总是一副“久经沙场”的样子,摊着两个手说:“我爸初中都没毕业,一年挣80多万,娶的我妈,比他小8岁。”我一时语塞,不是无言以对,而是觉得说了也没用,在他眼里:读书无用。
其实我小时候也听过很多“读书无用论”。谁家孩子一天学没上,现在是个大款;那对勤奋的小夫妻,买早餐能月入两万;清华高材生,毕业卖猪肉。不得不说媒体的导向真坑娃。
“赤壁之战”之所以被我们津津乐道,是因为它实现了以少胜多,可我们别忘了大部分成功的战役都是靠着好武器和人数多取胜的。让我们去学习,我们就会说很多没有文化的人也生活的很好;如果让我们去打仗,10个人打100个和1000人打100个,我们肯定选择1000人。“以少胜多”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用小概率事件去下赌注,更不能用极个别的例子去做人生的参考。学习是,报考志愿也是。
大学不是随便上一所就可以 ,志愿也不是随便填一填就行的。
选择什么大学和专业,基本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未来我以前教过一个特别争气的学生,临近高考2个月,他提升了100多分,超了一本线30分。去了一所985院校,学会计专业。在这之前,他的理想就是会计,他就是想去那所学校。因为他目的明确,所以最后的冲刺才更有劲头。考上之后,一家人欢呼雀跃,新生报到的时候他还给我发了微信表示感谢。
可是一年半之后,他退学了。16门课都不及格。
原来他只是听父母的话,认为会计很好。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会计要学什么,以后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上了大学之后,他越来越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自己再努力都不快乐,对未来也没什么盼头儿。最后他决定退学,重考。
在我们选择专业之前对专业的了解实在太少,我们以为医生应该是这样的
实际上医生可能是这样的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性格也决定命运。我们是想成为一个“工作狂”,还是想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这些都是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的,前几天听张雪峰老师的高考志愿填报课,他把每个专业都给我们解读了。报考之前,我们是时候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和这些专业了。
《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填报志愿》部分课程
老师从实际出发,从未来的的发展出发,给不同爱好、不同分数的文理科学生细细说明专业对未来的影响。专业选对,未来等待我们的一定是幸福人生。
高考不是结束,人生才刚刚开始高考时候,我们只有十八九岁,未来还有六十余年在那里等着。所以大学绝对不是随便上一所就可以,专业也不是随便“服从调剂”就行。想如何度过一生,大学是一个分界点。
没有选对专业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重来一次,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