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王姐也没有太在意,但就在前不久,王姐切好水果送到儿子卧室,原本打算坐下聊聊,没想到,她儿子直接甩了一句:“妈, 我真没功夫闲聊,你不忙就去看电视吧。”
说到这里,王姐眼里憋满了泪水,无奈地说:“哎!简直就是个白眼狼,现在翅膀硬了,连话都懒得跟我说了。”
……
其实,“亲子沟通”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大难题。孩子也并不是像王姐所讲,一下变得话少了,实则是我们养育过程中慢慢造成的“结果”!
所以,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个问题,是要将着眼点回到对年幼孩子的教养方式上!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关于儿童沟通心理学的内容,其中讲到了关于亲子沟通的问题:
扪心自问,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不是常常是把孩子放在“听者”的位置,自顾自的“嘴磨碎道”?
时间久了,孩子会有一种惯性思维,父母压根就不在乎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说不说也都无所谓了。
有句话说:“没有不爱说的孩子,只有不会听的父母”!说到底,要解决亲子沟通的问题,每一个父母都该懂点沟通心理学!
在《儿童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强调: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不仅仅要讲究语言方面的技巧,还要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肢体语言的沟通技巧——“一停二看三听”
- “一停”
小男孩浩然,从断了奶后就经常出现咬嘴唇的情况,爸爸妈妈提醒和斥责都没什么效果,爸爸尝试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改变浩然的这种情况。于是,每天晚上开始陪着浩然读故事书。
一天晚饭后,爸爸给浩然读起了他最喜欢的《小猪佩奇的故事》,读着读着,爸爸发现浩然又在用上齿咬着下嘴唇。
这时,爸爸停了下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说“你干嘛呢?怎么又咬嘴唇!别咬了”,而是停顿了下来,用眼睛盯着浩然的嘴唇看。
很快,浩然意识到了爸爸眼神的注视,便松开了牙齿。
所以说,通过眼神交流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