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是我们国家干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财政供养体系范围内的人员,所以也被称之为体制内人员,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热衷于追求的职业,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讲更是如此。
在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干部管理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而调档则是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经常能够在新招录公务员工作过程中能够看到调档函的身影。
调档函背后的组织意义是什么?调档函开具的流程有哪些?我们今天就围绕此展开介绍。
一、什么是调档函?调档函言外之意就是调动档案的函,这里的档案主要是指人事档案,具体来讲调档函是档案调入单位开给调出单位的函件,用于两个单位之间信息与干部人事管理的衔接,既可以通过当事人传递,也可以通过对公渠道来传递。一般来讲,是档案接收单位开具调档函给当事人,由其本人携带函件到原单位调出档案,档案通过纪要渠道传输到新单位。档案的传递只能在具有干部人事管理权的单位之间通过机要渠道来进行,个人是不能携带档案的。
在个人和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其档案就会由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在人事档案中有初次就业的报到证,也有同意授予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相应证明。
二、哪些单位可以成为调档函出具和接收的主体?在国内,拥有干部人事管理权的单位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以及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所以这些单位也是具有出具和接收调档函的主体单位。具体来讲:
- 1、各级政府下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2、国有企业,其中不包含没有人事权的国有企业。
- 3、事业单位(包含非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
- 4、党政机关及下设的相关服务机构。
因为在国有单位中,拥有对于干部职工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也意味着拥有对干部的人事管理权。这也就是说,要想拥有对某位干部职工的人事管理权,则必须拥有其人事档案的管理权。
在除了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之外的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单位中,干部职工档案专审是其入职后或者调入后的重要工作,只有在档案专审之后,干部的工龄履历以及相应的信息才能得到组织的确认,这些都是后期晋升和兑现工资待遇的依据,这些也是干部职工“三龄、两历、一身份”确定的依据
所以调档函真正的人事组织意义就是转移干部管理权限的组织流程。
四、调档函与商调函的区别商调函是调档函的一种,适用于干部职工调动过程当中所使用的一种函件。所以开具商调函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调档函,这种难度也主要是基于干部职工调动的难度大小所决定(因为调动是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关系的,这些我们在这里不多介绍)。
而调档函是广泛适用于档案传递的一种函件,几乎适用于全部的档案传递,这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
此外,档案的管理和查看都是属于组织行为,一般个人无法查看本人的全部档案内容。同时,档案的密封必须是具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加盖密封章才能起效,而且要开具具体的档案清单。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档案传递不规范的工作行为,比如个人携带档案、不开具调档函直接调用档案等行为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随着现在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手段已经使用,在档案调动过程当中,纸质档案未到之前,电子档案就已通过相关的渠道传输过去了,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讲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