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母亲被叫到学校,老师对她说:“我们班一共有50位学生,你的孩子考了49名。你给孩子检查一下,看一看他的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回家后,母亲含着泪告诉诚惶诚恐的孩子:“老师说,其实你很聪明,只是有点儿粗心,再细心一点儿就会大有进步!”
孩子上了初中,有一天,母亲又被叫到学校,老师告诉她:“你的孩子这次考试很不好,如果照这样下去,考重点高中肯定没指望。”
母亲回家后对孩子说:“你的老师说你很有潜力!再努力一点儿,一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几年后孩子终于考上重点高中。妈妈拿他的录取通知书,坚定地对孩子:“不管今后社会上的人们怎么看你,但父母对你是永远不会放弃的!”
妈妈和女儿
希望是孩子成功的动力源泉。孩子看不到希望,就会放弃努力,成功自然就会离孩子远去。所以,不管家长遇到什么情况,不管孩子的表现是好还是坏家长都应当像这位母亲一样,保护孩子的信心,永远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希望的。只要孩子有希望,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体会,从孩子咿呀学语到学习功课乃至学习做人,我们都自觉遵循这个法则。其实,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比如孩子开始学步时,家长在孩子力所能及的前方对孩子进行鼓励或放置一定的奖品,孩子在家长的激励下,自然会努力尝试到达目标。这样既不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又锻炼了孩子,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归根结底家长的任务是给孩子制定出合理的目标,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鼓励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完成目标值,如此循环往复。能否合理确定目标,对家长和孩子都十分重要。目标如果太难达到,可望而不可及,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和勇气而选择放弃,这就违肖了教育的目的;当然也不能太易,挙手之劳,随手可得,会泯灭孩子的进取心,也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学习的女孩
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但过分溺爱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分严厉,又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不了教育的合力。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最关键的是要促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使孩子在希望中得到收获。
《好孩子需要好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