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铸就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历经岁月的大浪淘沙,依然广为传颂。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对祖先的深深悼念;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重阳节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中秋节独在异乡的离愁别绪;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出了春节辞旧迎新的热闹和喜悦;
这些诗句,是我们传统节日深厚文化底蕴的彰显,大俗中透着大雅,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应该是最好的生活仪式感,是每一位孩子最高兴的事。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孩子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渐渐淡化,对节日的感受和理解已经渐渐迟钝,孩子们熟知并热衷的已经渐渐变成了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日"。而我们家长自己,也在信息大爆炸的焦虑和不安中选择忽视这些传统节日,我们在渐渐变得无趣。
郭沫若曾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入手。"而最好的感情教育和美德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虽然,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但是传统节日的体现的礼节、礼仪不会变,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的道德精神不会变。如果作为家长,我们能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陪着孩子一起有意义地庆祝,那一定能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礼仪习惯和生活方式。
虽然,我们平常因为工作的缘故,给孩子的陪伴很少,但节日可以帮我们弥补缺失。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纪念意义,不管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是春节,家人一起过节的仪式感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和睦、融洽,感受到亲人血脉相连的亲密,从而产生愉悦情感体验,内心更有归属感。
虽然,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但节日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契机。陈鹤琴先生曾倡导,"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园就经常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比如元宵节让孩子制作花灯、端午节让孩子亲手包粽子和品尝粽子,春节让孩子自己写一副春联等等,对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十分有帮助。
那么,家长该如何陪着孩子一起过节呢?
首先,家长要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提高认同感。很多年轻父母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浮于表面,对传统节日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难认同,更难以教育孩子。比如很多爸妈只知道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并不了解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的说法,端午节还有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习俗。
其次,节日是我们的节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的节日。家长应该手把手地教孩子,跟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起庆祝节日。比如即将到来的春节,家长一定不要只顾着自己忙碌,而要让孩子参与进来,才能让孩子对春节更有体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家长们可以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帮忙挑选春联、负责放鞭炮、一起去寺庙祈福等等。有付出,方能有收获。
再次,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最好的做法便是将节日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创造机会对孩子进行节日教育。比如家长朋友,可以选择《我们的节日》这套立体书,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和孩子一起共读,不仅能帮自己补课,更能在无形中让孩子感受不同节日的不同寓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本立体书详细解读了中国的五个传统节日,有节日的来由、传说的故事、过节的习俗、美食等,还有相关的诗歌、猜谜语等丰富内容。这本书除了封面采用高端的烫金技术,让书超有质感;书的正反两面还有超过1.5米的超长全景节日“画卷”,画面展开的同时,节日的时间轴瞬间在孩子的脑海中变得清晰。
十分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赠送了趣味创意礼包,让家长和孩子玩得更嗨!拼一拼立体花灯、拼一拼手指玩偶、贴一贴换新衣、剪一剪灯笼剪纸,每一种玩法都特别有新意,特别有意义。
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入手一本,寓教于乐,和孩子一起越玩越开心、越玩越亲密、越玩越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