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以为,“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人只能当数学老师或者搞科研, 就业道路狭窄,这种想法对吗?
其实数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早已是金融界、IT界、科研界的“香饽饽”,就业前景好,是个宽口径的专业。
数学类专业属于理学门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等4个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学科招收人数最多。
一、清风姐评价(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优点:
1、数学专业是宽口径的专业,就业范围广: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数学方面的工作或考公务员,还可以考研时转计算机、金融、大数据等行业(很多教计算机或金融专业的教授喜欢招收数学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就业很有优势。
2、本省排名1万名以内的高分段考生,建议填报985学校的“强基计划”(不影响其它批次的录取),可以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可到大学当数学老师,但如果想进211以上的高校做老师,需到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读博士或博士后;
3、如果未来想从事“大数据”方面工作的考生(高薪、社会需求大),除985、211或其它数学专业特别好的高校外(详见后表),不建议本科阶段选择“数据与大数据”专业,其它高校建议本科阶段选择“数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再攻读“大数据”方面的专业;
4、从长远看,就算未来准备考教师,数学学科也非常重要,新高考实行3 1 2,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数学是最容易拉分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考教师编制近几年竞争非常激烈,考生需有思想准备,高分考生可以考部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就有编制。
5、如果考生填志愿时,对高考专业不了解,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就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好的,可以填“数学”类专业。
6、如果考生有其它喜欢的专业,而目标高校的数学专业收分较低的话,建议优选数学专业做保底专业。
7、一定要有数学建模的能力,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数学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缺点:
1、数学学科很难,建议数学基础好的同学才选择本专业(个人建议高考分数至少120分以上);
2、本科阶段很辛苦,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建模练习,也要多敲代码;
3、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理论知识多,如果本科毕业直接毕业,工作相关度不高,且收入不高,所以学数学专业必须考研,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4、本专业除非从事计算机(数学分析、机器学习等)、金融或大数据等工作,收入会比较高,如果从事数学的教学或科研工作,收入不太高。
清风姐建议:
1、数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数学、应用数学、应用统计、计算数学,也可以转专业到金融、计算机、数据与大数据等专业。
2、在本科阶段,考生一定要早点确定目标,未来如果想转计算机、金融或大数据,都需要多学习相关学科,如果不转专业,需要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软件方面多下苦工夫。
3、尽可能参加数学建模方面的大赛,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保研或考研复试都很有帮助。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学、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基础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软件、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泛函分析,微分几何,近世代数,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学建模,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四、就业前景
1、就业面较广: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数学专业知识都有用武之地。
2、转专业方便:
数学专业是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还是转行做软件开发、三维动画、或从事金融保险、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
3、上升快、收入高
毕业后收入较高、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领域。而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公司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五、第四轮数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将于今年年底前公布!
本数学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6 所,本次参评6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北京大学 |
A |
2 |
复旦大学 |
A |
3 |
山东大学 |
A |
4 |
清华大学 |
A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6 |
南开大学 |
A |
7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9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0 |
吉林大学 |
A-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2 |
同济大学 |
A- |
13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14 |
南京大学 |
A- |
15 |
浙江大学 |
A- |
16 |
武汉大学 |
A- |
17 |
中山大学 |
A- |
18 |
四川大学 |
A- |
19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20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1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22 |
上海大学 |
B |
23 |
苏州大学 |
B |
24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25 |
浙江师范大学 |
B |
26 |
厦门大学 |
B |
2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8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9 |
湘潭大学 |
B |
30 |
湖南大学 |
B |
31 |
中南大学 |
B |
3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33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3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35 |
重庆大学 |
B |
36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7 |
兰州大学 |
B |
38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39 |
中国人民大学 |
B |
40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41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42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43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44 |
安徽大学 |
B |
45 |
福州大学 |
B |
46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47 |
郑州大学 |
B |
48 |
西南大学 |
B |
49 |
云南大学 |
B |
50 |
西北大学 |
B |
51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2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53 |
新疆大学 |
B |
54 |
广州大学 |
B |
55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56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57 |
山西大学 |
B- |
58 |
内蒙古大学 |
B- |
59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6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61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6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63 |
江苏师范大学 |
B- |
64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65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66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67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68 |
湖北大学 |
B- |
69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70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71 |
贵州大学 |
B- |
72 |
扬州大学 |
B- |
73 |
宁波大学 |
B- |
74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75 |
东北大学 |
C |
76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77 |
东华大学 |
C |
78 |
江苏大学 |
C |
79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0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81 |
温州大学 |
C |
82 |
南昌大学 |
C |
8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4 |
河南大学 |
C |
85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86 |
暨南大学 |
C |
87 |
汕头大学 |
C |
88 |
广西大学 |
C |
89 |
贵州师范大学 |
C |
90 |
宁夏大学 |
C |
91 |
中国石油大学 |
C |
92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93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94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95 |
中北大学 |
C |
96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98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9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100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101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102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103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10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C |
105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106 |
成都理工大学 |
C |
107 |
云南师范大学 |
C |
108 |
烟台大学 |
C |
109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C |
11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C- |
111 |
山西师范大学 |
C- |
112 |
辽宁大学 |
C- |
113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114 |
渤海大学 |
C- |
115 |
黑龙江大学 |
C- |
116 |
河海大学 |
C- |
117 |
集美大学 |
C- |
118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19 |
信阳师范学院 |
C- |
120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21 |
广西民族大学 |
C- |
122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23 |
西华师范大学 |
C- |
12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125 |
青岛大学 |
C- |
126 |
北京化工大学 |
C- |
127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128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129 |
河北大学 |
C- |
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的高校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备注说明 |
入选批次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2 |
重庆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3 |
贵州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4 |
西藏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5 |
陕西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6 |
青海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7 |
东北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 |
第一批 |
8 |
忻州师范学院 |
第二批 |
|
9 |
内蒙古大学 |
第二批 |
|
10 |
曲阜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11 |
西北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12 |
中山大学 |
第二批 |
|
13 |
清华大学 |
第二批 |
|
14 |
华东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第二批 |
|
16 |
南京大学 |
第二批 |
|
17 |
华南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18 |
首都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19 |
西南大学 |
第二批 |
|
20 |
盐城师范学院 |
第二批 |
|
21 |
四川大学 |
第二批 |
|
22 |
四川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23 |
天津大学 |
第二批 |
|
24 |
厦门大学 |
第二批 |
|
25 |
云南师范大学 |
第二批 |
|
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第三批 |
|
27 |
绥化学院 |
第三批 |
|
28 |
华中师范大学 |
第三批 |
|
29 |
湖北民族大学 |
第三批 |
|
30 |
扬州大学 |
第三批 |
|
31 |
江苏师范大学 |
第三批 |
|
32 |
浙江大学 |
第三批 |
|
33 |
湖州师范学院 |
第三批 |
|
34 |
成都理工大学 |
第三批 |
|
35 |
皖西学院 |
第三批 |
|
36 |
淮北师范大学 |
第三批 |
|
37 |
兰州大学 |
第三批 |
|
38 |
临沂大学 |
第三批 |
|
39 |
吉林大学 |
第三批 |
|
40 |
新疆大学 |
第三批 |
|
41 |
信阳师范学院 |
第三批 |
|
42 |
广西师范大学 |
第四批 |
|
43 |
南开大学 |
第四批 |
|
44 |
阜阳师范大学 |
第四批 |
|
45 |
福建师范大学 |
第四批 |
|
46 |
太原师范学院 |
第四批 |
|
47 |
潍坊学院 |
第四批 |
|
48 |
河南师范大学 |
第四批 |
|
49 |
商丘师范学院 |
第四批 |
|
50 |
武汉大学 |
第四批 |
|
51 |
复旦大学 |
第四批 |
|
52 |
湖南师范大学 |
第四批 |
|
53 |
华南理工大学 |
第四批 |
|
54 |
苏州大学 |
第六批 |
|
55 |
南京师范大学 |
第六批 |
|
56 |
常熟理工学院 |
第六批 |
|
57 |
运城学院 |
第六批 |
|
58 |
电子科技大学 |
第六批 |
|
59 |
上饶师范学院 |
第六批 |
|
60 |
辽宁师范大学 |
第六批 |
|
61 |
吉林师范大学 |
第六批 |
|
62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第六批 |
|
63 |
同济大学 |
第六批 |
|
64 |
东南大学 |
第六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