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等于读心术,不会看穿人心,不等于微表情分析。
学习课程主要,多掌握英语,数据分析统计能力,不要抱着逃避数学的心态来学心理学,科班心理学的灵魂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和统计学打交道。
未来出路一般而言可分为学术科研,咨询治疗,应用心理这三类简单来说:你热爱心理学这个学科和下面的分支本身(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你就想单纯的研究心理本身,做实验,探索这个东西,那就是一般而言的现代学术道路: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后-搞研究,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当学者;
另一类,咨询治疗,应该是大部分学习心理的人的初衷,想当“心理医生”这么一个职位。但是实际上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位,与治疗咨询相关职位实际上具体分为: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
而如果立志于本科读心理的朋友,我们能成为的是前两种:心理咨询师或临床心理治疗师,而不能成为第三种精神科医师。
因为,第三种国内外都是要读医学院,去当医生才行的;而前两种:咨询师或临床心理师,我们心理学学生,只要取得相应的更好学位,比如比如以英美澳加等西方国家而言,继续攻读临床心理硕士或博士,完成需要的督导实习时长,便可在当地注册拿到职业执照成为专业的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便可以给人诊断,评估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如果以目前国内的环境而言,我国自心理咨询证书废除以来(因为以前颁布的太水了),目前国内还暂时没有像西方国家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权威执照”体系,所以有一点点困难就是其实国内尚未有受国家法律认可的“心理师执照”(比如我们国家肯定有正规的医生证、律师证,但其实没有心理咨询师证)。
但大家也不要灰心,目前业界已经有北大北师大等高校牵头搞的cps认证如果长期发展顺利,我国的执照体系也会在陆续未来几年建立好的。
最后说应用心理出路:说白了就是把你学到的心理学的知识“应用”或者“运用”到其他的领域去,比如去大厂大公司搞广告,搞用户体验,产品经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总之就是拿心理学的知识,去“致用”。比如怎么样设计一个广告利用什么样的心理才可以瞄准用户群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一个app更新了,怎么样让用户决定加了一些特别好用的小功能而不是多了一堆“反人类”的脑瘫设计等等。
建议针对这刚刚上述的三条路,三种建议:
第一,如果您以后想成为心理学界大牛,研究心理,请您本科考好点好好学习去心理学专业排名高的学校,练好英文,尤其抓好数据分析,编程,统计学,实验设计相关知识;当然心理学知识必须扎实不用多说,大二开始便可以去在学校的教授啊项目里面,实验室打打杂,做做简单的数据分析,多看文献多搞科研,一路硕博往你想研究的方向努力进取;
第二条路,咨询治疗,请您和第一条一样本科好好学基础,可以多参加社会义工,帮助防止热线等等和“助人有关”的志愿或兼职实习,虽然我们不是精神科医生,但有时候当地医院的实习也可以申请;接着硕士选择临床心理,咨询心理的方向,参加督导培训,学习真正的心理治疗,不要拘泥于门派之别(学精神分析就看不起行为学,学cbt dbt的就自恃甚高瞧不起精神分析等等)这些都不可取,整合疗法,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保持助人之心而不是救人之心。
第三条路,打好本科基础,掌握大部分办公效率工具(ppt,Excel这种总的会吧),同时狠抓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并且根据你的兴趣和偏好,涉猎广告学传媒学经济学设计学等等,努力找你想去的公司实习(比如你就想去b站重新参与bilibili手机app的用户体验,那你就冲着b站或相关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实习去吧),在一份份实习中完善自己的技能库。
就简单说说,祝所有心理学的朋友顺顺利利,找到自己的方向,略带迷茫但是能坚定的求索和开拓者内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