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考时间也已经确定,在中考分流形势下,中考生的考试压力也更为明显,很多家长和孩子感到明显的考试焦虑,而作为要上考场的考生本身,有很多表现出来明显的焦虑、强迫,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中考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生理的急剧变化,对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未来人生方向都充满不确定感,心理上处于寻求自我同一性时期,需要恰当的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而这个阶段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够迅速改善症状,而且预后良好,更能促进成年后的心理健康。
因此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成长
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也应该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青少年考前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业焦虑
青少年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并且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或以后人生事业上有所建树,因此对待学习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希望通过自我加压的方式,来实现学业的进步。在这个阶段中,学习难度的加深、频繁的考试排名、父母和老师拿他人家的孩子来比较,贬低孩子,以及经常说“再不好好集中精力就来不及了,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的不断加压,都会导致青少年过度焦虑。
疑病
在过大的考试压力下,有些孩子会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感觉透不过气。这些孩子也许年幼时往往体质比较柔弱,有些还有自身患病或是近亲属及熟悉人患病的经历,所以对自身病态的感觉会比较敏感,而且这些孩子又比较聪明好学,自身积累和熟悉的医学知识、病情症状要比同龄人更加丰富。
在高强度学习的环境中,很容易把自身出现的用脑过度、身体乏力、心肺感觉异常等非病态症状与以前自己患病或是其他人患病的经历建立联结,进而产生疾病恐惧。有些学生在以往体检过程出现过心脏早搏、窦性心律、转氨酶略高等轻微症状,但是医生复诊后,认为问题不大,不会对身体健康及生命造成影响,但是在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些学生感觉身体不适,就容易把自己感觉与以往的体检异常建立联结。
例如,一名高中生,平常都可以跑步10公里,一次考试过程中,由于紧张导致心慌,进而引发心脏病恐惧,害怕自己猝死晕倒,于是不敢跑步,不敢剧烈运动,爬楼梯都有气无力,去食堂打饭都怕被同学挤倒在地。
强迫
有强迫表现的青少年一般心思缜密,逻辑思辨能力强,喜欢追根究底,存在完美主义倾向。强迫表现主要有:
(1)思维强迫:对一些问题反复纠结,循环思考,有些是对过去经历的事情反复回忆,有些是对将来未发生的事情反复预演,强迫思维伴随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循环出现,越是考试等重要事件临近,强迫思维越是发作频繁。
(2)书写强迫:在考试过程中及需要书写的重要场合,反复出现越是想写某个字或是单词,越是感觉不对,反复修正,反复改写,以至于不敢下笔写字。
(3)阅读强迫:在读书或是学习过程中,强迫自己把看到的每个文字或是字母必须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导致阅读无法进行,而且要求自己全神贯注,进而出现精神紧绷,思维反应减弱、目光呆滞、头痛目眩等躯体表现。
(4)哲理强迫、宗教强迫、名言强迫:对人生哲理、宗教信条及名人名言机械化、死板化理解,并定义为自己永恒不变的信念,要求自己进行强迫解读、强迫分析及强迫执行。
(5)核对强迫:在考试过程中,对自己的考号、姓名等信息及运算过程、计算结果反复核对,反复检查。越是反复核对,注意力越是难以集中,就越害怕出错,往往检查到一半,再返回去重新检查,循环往复,以至于答题无法进行或是考试中途退场。
(6)冲动控制性强迫:在压力环境下,青少年内心焦虑烦躁,产生强烈的如拔毛、抠皮、咬食行为冲动,强迫拔毛、抠皮、吮吸等行为可以缓解内心焦虑紧张,让青少年患者在压力环境中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所以患者虽然想停止自己的强迫行为,但很难戒除,但是毛发大量缺失、皮肤受损严重影响外在形象,让患者产生自卑,回避交往等问题。
有强迫症状的青少年既感到这些症状让自己痛苦不堪,很想停止,但一旦停止又会被焦虑不安淹没,难以承受,从而停不下来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强迫。
不论是学业焦虑
还是疑病、强迫
家长和青少年本身都应及早重视和疏导
促进青少年更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才能帮助他们考试中
发挥正常的水平
对于以上这些常见的青少年考前表现
家长可以采取的主要干预措施有
1.充分理解。家长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和体谅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在督促孩子正常学习时,适当进行减压,降低预期目标,保持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
2.身心共育。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心理变化,倾听孩子的心声,尝试去体会孩子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不评价不论断,给予托底支持。
3.自身减压。考试临近,家长、孩子压力都会比较大,越是这样,家长越要保持克制、保持自身情绪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家长情绪不稳定,会影响孩子情绪。
4.劳逸结合。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醒督促孩子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适度休息、充足睡眠,合理锻炼,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工”,充分的休息、锻炼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5.寻求专业帮助。当孩子神经症的症状比较明显,家长自己疏导无法缓解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是解决孩子神经症问题的捷径。
文 字丨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