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新闻网
淄博新闻网讯 (记者孙艳芹)“妈妈,班上有些男同学总是把我的头摁倒在地上,他们还在我身边嘻嘻地笑。”这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男孩向妈妈发出的求助。昨日,这名男孩妈妈询问记者,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做?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张店区检察院检察官张雪梅,她的建议是:遭遇校园暴力,家长和孩子要勇敢面对,不能一味逃避。
男孩被欺负 校园暴力分4类
记者与孩子妈妈交流得知,孩子比较瘦弱,平时班里有些男生总是喜欢欺负他,经常把他的头摁到地板上。孩子妈妈介绍,疫情缓解后开学不久,学校下发了心理调查表,孩子就选择了受别人欺负、被排挤、孤立等选项,说几个男同学已经这样对待自己好久了,他很不开心。妈妈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很难过:孩子才上初一,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对自己的生活有些提心吊胆,这种被同学欺负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
“这是典型的校园暴力!”张店区检察院检察官张雪梅听完记者的讲述很肯定地说。她告诉记者,校园暴力也叫校园欺凌,在学生之间发生的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都属于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包括4种,有行为暴力(如校园伤害、打架斗殴、恃强凌弱、索要钱财),语言暴力(如起侮辱性外号、歧视别人的体貌、嘲笑、谩骂),心理暴力(如孤立,拉帮结派排挤受害者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侵害的行为),网络暴力(借助手机或网络实施欺凌,如人肉搜索等)。
面对校园暴力 学生应对有妙招
张雪梅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视频在网上传出,这些校园暴力现象不仅影响到了文明校园秩序的建立,还严重影响到了孩子们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引起学生、家长、老师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学会如何应对与拒绝校园暴力,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果遭遇校园暴力该如何应对?张雪梅建议广大学生要牢记以下3句话:一不懵、二不鲁莽、三不沉默。
一不懵,加强心理素质锻炼,要有智慧,学会恰当处理,不能被动挨打。
二不鲁莽,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进行正面搏斗、以暴致暴,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牢记生命第一。因为被虐待被侮辱就放弃生命,不是明智的选择。
三不沉默,要有勇气,机智选择反抗方式,沉默是不可取的,是“助纣为虐”的做法,一旦有情况发生,应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忍气吞声、做“沉默的羔羊”会导致持续的暴力发生。
家长:多关注孩子 保留证据以法律维权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被欺负该怎么做呢?张雪梅也给出了建议:
履行监护权,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及时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比如及时制止相关视频、影像材料进一步流出和传播、注意保护证据——保留被打痕迹、通讯记录(短信、微信和通话录音)、证人、监控录像等。及时报案、向校方报告、与加害方交涉等。
引导孩子正确行使权力。家长要与孩子及时有效沟通,让他说出自己被欺负了,这样会减少其无助感、有助于在家长的帮助下解决暴力事件。此外,要教会孩子躲避危险,树立权力意识:每一个人的安全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谁也不能欺负他(她)!要让孩子知道法律是行为的准则和界限,不可逾越,否则必将受到惩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也不容侵犯。
如果欺凌者采取进一步措施,受欺凌的孩子则需赶紧跑。跑不掉也不要惊慌,尽量不要再激怒对方,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摆脱困境。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远离欺凌通常发生的地方(比如学校后面的胡同、操场的角落等),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
家长要多与学校、老师联系,要求老师立即制止校园暴力。如被欺凌情况属实且制止无效后,可以报警,为孩子寻求法律保护。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