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关于上兴趣班的话题,身边的父母们基本上就是三大阵营了:鸡血的、佛系的和摇摆系的。你我身边应该都有,我的一个闺蜜群里就有这几个典型代表。
鸡血妈妈A的女儿5岁,周末两天需要连赶5个兴趣班,很经常的午饭需要在车上解决,午睡也是躺在车上休息一下。工作日晚上都在连轴赶。可以说,整个家庭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兴趣班了,而且还要到处参赛。
佛系妈妈B的儿子4岁,完全放手型,至今一个兴趣班都没报。她在同事和朋友中算是个“外星人”,经常有人好心提醒,说以后她会后悔的。
然后很大一部分都像我闺蜜C那样是摇摆型,前几天看到A发的朋友圈,她女儿去青岛参加平衡车比赛,摔倒继续爬起参赛,最后获得小组第三名的成绩。她就联想到自己4岁的女儿,一遇到困难就大哭放弃,立马觉得“体育真的可以锻炼意志”,觉得有必要给孩子报兴趣班。
不过没过几天,她又会动摇,原因就是看了B的朋友圈,她的儿子自己在家琢磨,完全没推,竟然也对认字、算数感兴趣了又觉得也许并不是非要有兴趣班的,在家创造条件也可以。
毕竟兴趣班需要的财力、交通和时间成本还是很大一笔的,而她自问又做不到像A那样为了孩子一点自己的生活都没有。
她们都和我在一个群,经常会讨论兴趣班这个话题,争执或者焦虑时也都会@我,让我参与她们的讨论。我呢,非常不适合微信聊天,我喜欢把“来龙去脉”说清楚,而不是绝对的“非黑即白”。于是就答应她们在公号分享一下我的规划思路吧。
0~3岁:早教不等于早教班,扩大可能性早教班的选择话题,以前已经谈过了,今天就不再过多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戳->早教值得去吗?去不去上早教差的真不是钱。
这里重点分享一个我对于“可能性”的理解,比如很多父母在孩子到了3、4岁时会开始琢磨让他去学一门乐器,然后根据最热门的报班。怎么选择乐器暂且不说,我看到过大部分家庭出现的启蒙断层。
很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音乐环境的,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体会过音乐之美,或者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过“耳朵启蒙”,他怎么可能在需要报兴趣班时就马上爱上音乐了呢?
任何的学习一开始都是困难的,但可以让孩子坚持下去的,就是生命之初他体会到的那些美,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这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愿意坚持一下下。
这就是三岁前的关键打开眼界,不要用我们的认知去局限,在每个家庭的能力范围之内,把世界尽可能多的选项展现给孩子。而且永远记得,早教不等于早教班,我们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参加音乐早教班,但也完全可以在家创造音乐环境。
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看过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观,见过市面的人才有兴趣可言。
3~6岁:学会选择,积累“做成”的感觉一个“见过市面”的孩子基本上到了3岁后自己就会展现出爱好了,这些爱好也许是孩子自发产生的,也许是看到其他好朋友在做的。于是,这个阶段开始不少父母都会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想上,其他孩子也都在上。
今天不想谈的是几岁报什么兴趣班,这样的信息我们现在自己网上搜一搜都会有,但是它没有本质解决我们根源的焦虑。不管我们报一个、两个还是全部都报了,我们还是会想:足够了吗?这些够好了吗?
这样的状态本身就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我们开始用“做什么”、“做多少”来定义我们和孩子的生活质量。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焦虑,我们就会不断跟风去报兴趣班,而孩子则是不断半途而废。这样折腾几年,不少父母也就开始彻底放弃了,“我试过了,我孩子都没兴趣”。
这是非常可怕的“清单式”育儿,我们把养育孩子变成了完成纸上的一个一个小任务,以为任务勾完就好了。我在纽约进修的教授就说过,时刻需要记住我们是养育一个human being,而不是一个human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