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自编周刊《漫步者》(1750~1752)。
经九年的奋斗,终于编成《英语大辞典》(1755)。
约翰逊从此扬名。1764年协助雷诺兹成立文学俱乐部,参加者有鲍斯韦尔、哥尔德斯密斯、伯克等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一生重要作品有长诗《伦敦》(1738)、《人类*的虚幻》(1749)、《阿比西尼亚王子》(1759)等。
还编注了《莎士比亚集》(1765)。
塞缪尔·约翰逊出生在利奇菲尔德,父亲是书商。
他于1728年进入牛津大学,但因贫困在1731年辍学,没能拿到学位。
在《词典》发表以后,牛津大学给他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因此人们称他为“约翰逊博士”。
他在学校里教过一段时间书,
于1735年和一个大他20岁的寡妇伊丽莎白·波特结婚。
他用妻子700英镑的嫁妆开了一所私立学校,但不久便以失败告终。
1737年他和自己的学生大卫·加雷克一起徒步去了伦敦。
生平尽管他的作品很快受到评论家的称赞,但是约翰逊还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了25年。
有一段时间,他和一位处境相似的诗人理查德·沙维奇一起生活在格拉布街。
为了谋生,约翰逊写了无数的序言、开场白、书评、布道词、祈祷词和诗歌。
有时还从事翻译工作。
1740年到1743年之间他还为《绅士杂志》写了大量关于议会辩论的虚构报道,带着他一贯的保守派立场。
1762年约翰逊获得了每年300英镑的政府津贴。
1763年遇到了年轻的詹姆斯·博斯韦尔,他们于1773年一起游历了赫布里底群岛。
约翰逊经常受到一对塞雷尔夫妇的热情款待,并于1775年和他们结伴到法国旅游。
约翰逊于1784年12月去逝,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公墓。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年9月7日-1784年12月3日)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散文家、传记家和健谈家,编纂的《词典》对英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和琼森一样,他也是当时文坛的一代盟主,他对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评论,即使片言只语,也被众口宣传,当作屑金碎玉。
在约翰逊时代,文化氛围已经在向浪漫主义方向发展,人们已不再视“三一律”为神圣。
与德莱登、伏尔泰相比,约翰逊是更为宽容的新古典主义者。
虽体弱多病,可自幼喜欢阅读,7岁进文法学校学拉丁文,19岁进牛津大学,求学期间用拉丁文翻译了当时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一首长诗,受到称赞。
一年后,因贫困没有拿到学位就离开了牛津,回家乡开私塾教书。
他试图成为一名教师和校长,但并不成功。
因他罹患漯疠,脸上有疤痕,一耳失聪,一眼全瞎,说话时不由自主的抽搐,使得他不受学生的欢迎。
22岁时其父病逝,留下二十英磅遗产和一堆书。
在25岁时,他经友人的介绍与一位名叫露西波特少女相亲。最后他与露西波特的母亲伊丽莎白“泰蒂”波特,一个比他大21岁的寡妇结了婚。
约翰逊昵称她为TETTY,两人终身恩爱。
约翰逊的朋友形容这位新婚妻子“胸脯伟岸,说话矫揉造作,脸上脂粉过厚”。
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依旧很贫困
1737年,已经28岁却身无分文的他去伦敦谋生,受书商爱德华·凯夫雇用,写英国议会中辩论摘要,为《绅士杂志》撰文,也自编单张的小品文周刊。
1739年,发表讽刺诗:“伦敦”,一举成名,笔端雄健,机智深刻,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的诗人地位。
他还写了一系列的双周刊散文称之为《漫步者》,这些散文大多涉及道德和宗教主题,它一直写到了1752年。
英文辞典还在草创时期,1747年,约翰逊提出编著《英文辞典》的计划,未能获得王公贵人的资助。
他雇抄写手7人,经过8年多的努力,以他的博学和才智,终于在1755年编成辞典。
约翰逊由此文名大振,但经济依然拮据。
1759年,约翰逊丧母,用一个星期写了中篇传奇《阿比西尼亚国拉塞拉斯王子传》,以稿费支付殡殓所需。
这部寓言小说和他的讽喻诗《伦敦》与《人生希望多空幻》同是代表他的人生哲学的作品。
约翰逊是英国18世纪中叶以后的文坛领袖。
1762年,国王乔治三世给了他每年300镑的津贴。
1763年他遇到了他未来的传记作者詹姆士·包斯威尔。
1764年,他的文友在伦敦成立文学俱乐部,聚集了文学家、戏剧表演家、画家和政界名人,定期聚会,谈文论政,影响了一代的文学趣味和文化风尚。
约翰逊是最受敬仰的人物,人们争相传诵他的妙语雄辩。
首批会员中有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小说家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画家乔舒亚·雷诺兹、名演员加里克,较后参加的有历史家爱德华·吉本、东方学家威廉·琼斯。
1764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并且在1765年被授予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名誉博士学位,十年后又获得了牛津的这一学位。
作品评论1765年,约翰逊主编的《莎士比亚集》出版,除总序外,每剧均有引言。1773年,他与包斯韦尔一起进行了“苏格兰西部群岛的旅行”,两年后他出版了同名游记。
1777年起,在伦敦书商的要求下他陆续撰写50多个诗人的传记,后集成《诗人传》(1779~1781)。
《莎士比亚集》序和《诗人传》包括了约翰逊的主要文学评论。
1784年12月去世,葬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约翰逊的《英文辞典》在当时开创了英文词典学的新阶段。
约翰逊从大量文学著作中搜集素材,选出例词例句。
涉猎极广,他的条目中提到富兰克林的电学发明,引用了大量名作名句,这在当时是词典学的创举。
还注意日常用词的解释,并对当时的英文拼法起了规范作用。
在1828年美国韦氏大词典问世前,它是最具权威的英文词典,并受到法国和意大利学者的赞赏。
约翰逊主编的《莎士比亚集》,约翰逊继承了18世纪早期英国文艺评论家的见解,但他把这一理论说得更为透彻。另一方面,约翰逊也反对盲目崇拜莎士比亚。
《诗人传》起自17世纪诗人考利、弥尔顿等,至同时代诗人为止,在现代版本中共52人,每传自二千字至五、六万字,长短不等。
叙诗人家世,教育,生平纪年,作品,掌故轶事,并加以评论;也写文学风格,国事民生,党派纷争,因此可以看作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结束至18世纪后半叶100年间的文学史和社会实录。
约翰逊在评论诗人时,重格律,重词令典雅,重有益于社会的伦理内容。
约翰逊保皇室,虔诚信教;他反对变换政制,主张维持现状。
约翰逊长于口才,迅言利词,出口成文,多警句。
文章则喜用排偶体,多用拉丁语源概括性强的词。
《苏格兰西部诸岛纪游》(1775),包括作者对历史、伦理、文学以及对苏格兰民族的见解 。
约翰逊的《词典》是第一部综合的英语词典,显示了编撰者深厚的古典文学以及现代文学功底。
《阿比西尼亚国拉塞拉斯王子传》(1759年),后来也称作《拉塞拉斯》,是一部富于道德和哲学思索的小说。
为了支付他母亲葬礼的费用,约翰逊在一周内完成这部作品。
《伦敦》(1738年)和《人类*之虚幻》(1749年)两首诗模仿了尤维纳利斯的讽刺作品。
它们以悲观的笔触反映了人类的愚蠢。
1750年到1760年之间,约翰逊在《漫游者》、《闲散者》和其他期刊上面发表了一系列严肃而饱含沉思的散文。
1765年约翰逊编辑出版了八卷本的莎士比亚作品集。
有批评家认为,这个版本的序言里有关莎士比亚的评价是有史以来写得最精彩的。
约翰逊在作品里,坚决抵制渐渐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
他的作品风格沉重冗长、拉丁语句式随处可见,以至于人们把那种华而不实并且带有新古典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称为“约翰逊式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