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佑伊,点击右上方“关注”,为你分享读书、写作、个人精进干货。
没有继续读研,是我一生中最后悔的事。
大四那年,我可以选择读法律硕士,直接报名简单考试,还是可以继续就读硕士。然而,手握两份OFFER的我,还是想着直接工作吧,工作多好,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离开手心朝上的日子。
工作了十二年,毕业后直接考入体制内的我后悔了。也许你会觉得,万一读研了,我收获的可能就不是这份工作了。
人生总有那么多选择和如果,选择了什么,未选择的总有遗憾。
可是,专业知识从校园中延续的拓展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完全不是一个维度,错失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如同已经在岗位上奋战多年的我来说,已经无法再回到校园中。
这段时间很有感触,看着身边研究生进入单位的同事们,看着朋友圈中读研毕业的同学们,临近毕业季,好像毕业仍在昨天,些许感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关于是否继续读研
大四那一年,我面临很多选择,随着找工作的大军,寻找校招,报考选调生;
春节前,我已经手握国企OFFER,一毕业就工作。
春节后,总分第二名顺利上岸。
那一年,同样给我选择的是要不要继续读研。
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那时候的自己年少轻狂,希望能早早独立,过上自给自足的自由日子,从不考虑这一让自己增值的选项,尝试过国企几个月生活后,头也不回地进入了体制内。
如果你的人生还有继续读书这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家庭不能给你更大的助力,
如果你对当下很迷茫的话,
如果你想改变你所在的城市,
如果你相信未来的你有质的飞越,
如果你立志进入体制内,
那么,非常建议你看下我在体制内工作看到的不同
结合下自己的经历,做好人生这道选择题。
研究生一进来就是副科起跳,现在换算过来是四级主任科员左右。
如果本科进入体制内,科员起步。定级不同,起始工资不同,岗位也可能有不同的考虑。
这个时候,考虑的是自身家庭财力和就读学校的实力。
发展不同从科员到副科的路漫漫,有机遇,有运气,有的人一辈子都是小兵,有的人每一步都踩在节点上,更别说从基层上升为中层岗位。
如果一辈子接受摆烂,无所谓,那么只要能进来,什么学历都可以用工作经历解决。
如果你想要有所进步,研究生成长的速度比本科生更快。
眼界不同研究生毕业则更有专业能力,本科毕业几年则有更丰富的从业经验。
读研的过程中,你的就读城市、学校、同学、老师是你看世界的眼睛,透过他们,你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感受更新、更快的学术更迭。
如本科毕业后工作的三年,则是被使用最频繁的新人,专项活动、体育比赛、才艺表演等都是你的舞台,从繁琐实际的工作中成长起来,加班也是常态,也更没有时间进行深度学习。
立志学术研究,在毕业后进入体制内专业单位,研究生占优;可通过工作经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和协调能力,本科生即可。
工作门槛不同体制内基本要求为本科以上,全日制学历成为了就业的第一道门槛。
而再往上或者想跳槽,这扇大门永远关起来了。而错过了读研的黄金期,伴随而来的则是工作年龄的尴尬期。
而工作数年,成家养娃后,更难离开这方温水,而最终的离开终究是你实力的另谋出路。
如想更进一步,研究生可选择面更广;如今进入体制内,本科生年龄占优。
择业的可能性不同考研可以改变你本科不喜欢的专业,从而选择更适合考公的专业,如文学类、法学类、会计学类、计算机类等。
如果本科的专业不是你心仪的,毕业后又从事非专业的工作,那么,你的竞争实力就无法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予以体现,如果大类专业进入体制内,从事更多从事细碎事务。
考研VS工作,两者没有孰对孰错,都是你的人生选择。就如,我很后悔也无法在人生规划中再进入象牙塔,选择了工作,就一路走到底吧。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外面世界变化很快,你的选择也将影响你的一生。
别给自己设限,你现在所做的努力都有价值,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命运的馈赠终有一天会捧到你的面前。
以上,共勉。
我是佑伊,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一起努力生活,闪闪发光,成为内心充盈的女人。
自我提升|学习|个人成长